网络上有很多口口相传的毒蘑菇鉴别“妙招儿”,听起来似乎都颇有几分道理。那么,这些所谓的“妙招儿”靠谱吗?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专家黄晨阳研究员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以下所谓毒蘑菇鉴别“常识”“妙招儿”都是错误的。
颜色鲜艳的菌子才有毒?错。一身雪白的鹅膏菌看起来普通,却是一朵致命的“白毒伞”;色彩不艳、长相普通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也具有极强的毒性。
长在阴暗潮湿处的菌子才有毒?错。所有菌子都倾向于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跟毒性无关。可以食用的鸡腿菇常在牛粪等动物粪便上“绽放”,而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却都长在干净的林间草地上。
不生蛆、虫子不吃的菌子才有毒?错。著名毒菌——豹斑鹅膏常被虫子光顾,还有很多带毒的菌子,掰开后有无数条蛆。
和银器、大蒜一起煮会变黑的菌子才有毒?错。并不是所有的毒素都能与银器、大蒜等发生反应。
受伤变色、流汁液的菌子才有毒?错。确实有些毒蘑菇受伤会变色,不过像松乳菇、红汁乳菇的“伤口”及流出的乳汁均能变成蓝绿色,但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菌托的菌子才有毒?错。虽然这类菌有毒且种类占比较大,但也有不少毒蘑菇没有上述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粉褶菌。(记者李建)
原标题:每日辟谣|毒蘑菇鉴别“妙招儿”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