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兴起新农事——江汉平原现代农业走笔

新华每日电讯报讯 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湖北中南部冲积出富饶的江汉平原。这里自古盛产水稻、鱼虾等物产,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近期,记者走进江汉平原田间地头,感受到这片古老的“粮仓”,处处呈现出现代农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00后”的坚守

虽已立秋,依然烈日当头。晌午时分,在位于江汉平原北部的湖北省枣阳市琚湾镇胡岗村,记者仿佛置身火炉。

村道旁的一棵白杨树下,杨嘉豪一身白色运动衣,头戴淡黄草帽,站在稀疏的树荫里。阳光透过树叶照射在他身上,年轻的脸庞晒得通红,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滴。瞅见记者迎面走来,还有三五米的时候,他赶紧举起右手,做出停止的手势,提高嗓门喊道:“咱们就这么聊吧,隔远点,辛苦您了。”

杨嘉豪的身后是一处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有5200头生猪。2000年出生的他是这里的老板。为了防止发生猪瘟疫情,他已经几个月没有走出养殖场了。“今天采访完了,我就要到专门的防疫点,经过三轮专业消杀,并取样检测合格后才能再进去。”汗水不停地流向眼角,他边眨巴着眼睛,边笑着对记者说,整个流程走下来至少得一天时间。

记者拿出一沓纸巾,准备递过去。杨嘉豪摆摆手,露出憨厚的笑容。他告诉记者,自2021年大学毕业以来就一头扎进这个养殖场,一年只出来两三次。“我家祖孙三代都是跟猪打交道的。”

爷爷和爸爸都是兽医,但他自小只看到爷爷每天背着医药箱,走村串户去给家禽家畜问诊,而爸爸因收入低辞去了兽医工作,到南方打工去了。

杨嘉豪清楚地记得,2010年的一天,爷爷在电话里喊爸爸回来,“家乡要搞代养生猪,你赶快回来,这个有赚头。”后来,杨嘉豪才知道爷爷说的“代养”是正大集团在当地推行的育肥生猪家庭农场代养模式,农户只需投建养殖场,猪苗、饲料、技术和销售都由正大集团负责。“当了一辈子兽医的爷爷,最早嗅到商机。”

杨嘉豪的父亲拿出全部积蓄,又找亲戚朋友借,终于凑拢50万元,可离建设现代化养殖场的投资还差不少。在正大集团的协调下,中国银行枣阳支行给他贷款10万元,政府给予财政贴息。

果然,第一年试养1500头就获得成功。“不愁养也不愁卖,不管猪肉价格涨跌,都由正大集团按照每公斤生猪1.8元左右回收”。杨嘉豪说,3年后,基本还清了贷款,收回了投资。2018年,又投资300万元,从银行贷款300万元,将养殖场扩大了2倍多。

看到家里事业越做越大,杨嘉豪读大学时,毅然选择畜牧专业。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接手了养殖场,招聘专职经理人,进行规范化管理。“现在每年盈利130万元左右,未来有希望赚更多。”望着一望无垠的稻田,杨嘉豪抹去额头的汗水,重重地摔在地上,语气坚定。

“这个希望还很大。”正在胡岗村调研的中国银行襄阳分行负责人徐世文告诉记者,像杨嘉豪家一样,枣阳所在的襄阳市正在全力打造“百万头生猪养殖、百亿元产业集群”,形成了“政府+企业+银行+农户”四位一体的“联农带农”模式,已有346家户农村家庭依靠银行信贷支持,建起现代化规模养殖场,通过与正大等养殖企业合作,形成相对稳定的致富途径。

老农民重燃农业梦

从枣阳出发,沿着枣石高速一路向南,来到江汉平原腹地湖北省荆州市。一望无边的稻海映入眼帘,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的稻穗铺满田野。微风拂过,稻浪翻滚,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谷物清香,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图景扑面而来。

走进荆州市江陵县沙岗镇李公垸村,种植大户李大军正站在田埂上,手握一株稻穗,剥开一粒稻米,放进嘴里,轻轻细嚼。“嗯。再过十来天就可以收割了。”他自言自语地说着,然后,转身钻进旁边的大棚里。满棚的火龙果长势喜人,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一旁的香瓜种植基地里,瓜藤郁郁葱葱,一颗颗幼果宛如翠绿的宝石挂满藤蔓。

49岁的李大军以前是粮食公司职工,2001年下岗后,他干过工程,开过挖掘机,办过工厂。“是赚了一点钱,但总觉得没有成就感。”李大军挽起衣袖,卷起裤腿,走进稻田旁临时搭建的一处工棚,对记者说,从2019年起,他逐步放下初见起色的生意,流转农田进行水稻育秧和种植。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的规模后,附近村民主动加入进来,入股200亩水田,与他共同组建合作社。去年,他又流转了200多亩耕地,种植水果蔬菜。

“仅水稻种植,每年可赚30万元左右”。李大军说,有了稳定的利润,他从银行贷款100万元,确保采购农药化肥种子时的紧急支出,不耽误农时,不影响生产。

正当记者与李大军交谈时,来了3位中年男子,站在工棚门口往屋内探了探头,看见有陌生人,踏进门槛的脚又收了回去。“找你去打牌的吧?”见记者主动打开话匣,其中一名稍显年长的男子,赶紧接话,“我们哪有时间打牌,是来向李总学习的”。一旁的李大军示意他们进屋坐下。

原来,这三人都是来自隔壁的九甲湖村。57岁的段昌华在荆州市经营一家小型工厂,52岁的段远文在临近的宜昌市做了十多年水产生意。53岁的段昌雄在家乡当农机经理人。“我们自小就在家种田,后来发现赚不到钱才出去的。”自称是“老弟”的段远文打趣道,“我们几个老农民又干上了老本行。”

最近几次回乡,段远文和段昌华逐渐看准了商机,计划投身现代农业。段昌雄获悉后,引荐他们认识李大军。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市场调研,四人逐渐明晰方向,决定拿出多年的积蓄,共同组建生姜种植专业合作社。

“他们不仅带着投资来,更带着资源来。”李大军介绍,他们四人有分工,利用各自的优势,分别负责荆州和宜昌市场的开拓、土地流转和耕种、种植技术和管理。

四人带着记者来到不远处一片田地,地里姜苗郁郁葱葱、茎粗叶肥。李大军说,这是他们今年新种的100亩生姜,明年计划再种100亩,正在附近乡镇物色合适的土地。“我们四人都是离开了土地,又回来的,再干就要把它干好。”

合作社里的流水线

记者驱车沿着234国道,继续往江汉平原南部走,远远看到一片古香古色的民居。停车驻足,鲜花、青草、绿树,小亭、秋千、儿童乐园,一幅田园风光画卷展现在眼前。这里是沙岗镇中垱桥村。

57岁的村民鄢具东扛着铁锹,从路边走来。“上午下了阵头雨,我去田里看看排水畅通不。”鄢具东告诉记者,他种了一辈子水稻,现在种有60多亩,其中50亩是流转的。“以前还多些,前两年许多村民看种田赚钱了,把田又要回去了。如今,再想流转田地就难了。”

记者来到中垱桥“村两委”,村党支部书记荣宇证实了鄢具东的说法。在全县打造优质稻米工程的背景下,村里于2022年初成立江陵县中桥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将田地入股。由合作社统一购买种子、农药化肥和农机服务,共同经营。

过去,每家每户都是小田,用泥巴筑成田埂隔开。“不仅田地面积太小不利于农机作业,而且一到下雨天,田埂就化成烂泥,人走路都走不成,何谈农机下田?”荣宇说,合作社已入股土地4500亩,全部进行“小田并大田”改造,实行规模化、机械化经营。以前是小田,两台收割机一天只能收割60亩左右的水稻。如今,同样条件下可收割100亩。

不仅统一收割,村民把田地入股合作社后,就进入了“农业生产流水线”。由合作社统一采购种子化肥,组织喷洒农药和播种收割,再统一售卖给县里成立的国有农业公司。村民只需按照自家入股的田亩数,管理相应面积的稻田,并按此面积分红收入。

“村民不仅更轻松了,而且还节省了成本。”荣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仅农机服务费用,每亩可节省20元;种子及化肥农药每亩可分别节省50元和20元;4500亩田地共节省40多万元,平摊给386户合作社村民,相当于每户增收1000多元。

为集中及时采购农资购买农机,合作社从银行贷款30万元,并从县政府申请到2%的贴息政策。“水稻马上进入收获季了,预计可以收成550万斤,收入630万元,还掉贷款,平均每户收入15000多元。“冬季再种上油菜或小麦,还有一部分大的收入。”

如今,在中垱桥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合作社。周边村庄,类似的合作社也逐渐增多。(记者徐海波)

原标题:“鱼米之乡”兴起新农事——江汉平原现代农业走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