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万荣县高村乡闫景村

闫景村为万荣县南大门,古村地处峨眉台地,地势较为平坦,东依孤峰山,西临黄河。古村历经沧桑,以磅礴恢宏的气度,彰显着独有的风韵,村内建筑集晋南四合院、南方徽派和西洋“哥特式”三大建筑风格为一体,既有晋南民居古朴的特点,又具有江南园林婉约的韵味,并展示着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风采,体现了南北融汇、中西合璧的建筑理念,代表了丰富多彩的晋商大院文化发展史。

一、历史沿革

闫景村始建年代无考,根据村东考古勘探发现的9座汉墓,可推断闫景村所在区域至汉代已有人居住。闫景村自清以来商业繁荣,有“小北京”之称,乡里间往往将闫景称为镇而不称村。村中姓氏明代以薛、闫为大姓,清代以后薛、宁、冯、李等姓渐杂。李氏家族清乾嘉时期由万泉县薛店村迁居闫景村,由务农重商业,成为村内的商业代表,其商业活动远达天津、上海、汉江、广州、兰州等地,为清末晋南商人之代表。

二、空间格局

闫景村布局独特,池、井、庙、树组成村内主次有别的公共空间,并形成以大西门巷和小西门巷为主,贾家巷、宁家巷、范家巷、南门巷等为辅的道路格局,以均衡的态势南北向发展,除大西门巷东西贯通以外,其它多为丁字路。各类民居、商业建筑以及分布大娘娘庙、结义庙和后池分布在大西门巷两侧,尽端则是李氏宗祠。村落的南北主要空间轴线由南池、前池、老爷庙、后池、后池沟、财神庙和北关门组成,为村民提供了日常生活生产和祭祀的公共场所。

三、传统建筑

闫景村现存较好的传统院落共20余处,最为明显的建筑风格是山墙多为阶梯式封火山墙,颇有徽派建筑防火山墙的韵味。其中保存最好、最有代表性的传统院落有李家大院和结义庙(关帝庙)。

李家大院:位于大西门巷东端,整体坐北朝南,院落占地面积面积82500平方米,为清末民国建族群。现存同顺堂、同福堂、信溥堂、公中堂、来敬堂、祠堂院等多座宅院,其中祠堂院建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为二进四合院;同顺堂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为内宽外窄形四合院,门楼为西洋风格。李家大院建筑群多为竖井式二进四合院,建筑体量宏阔,以石雕、木雕、砖雕著称,为晋南商家民宅典型代表。2013年,李家大院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义庙:创建年代不详,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修。院落坐北朝南,正殿面宽三间,进深三椽,前檐设廊,通檐用四柱,单檐硬山屋顶。室内方砖铺地,殿内东西山墙壁画为《三国演义》中关羽故事。除明嘉靖、清乾隆重修2通碑外,还有乡规民约碑2通,创建关门碑1通,魁星楼碑记1通。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闫景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节日、习俗以及历史传说、传统工艺等,如万荣笑话、介子推传说、花鼓、关帝庙会、祭祖以及土布制作工艺等,其中最具典型的有万荣笑话和花鼓。

万荣笑话:是万荣及河东地区群众的口头创作,生动有趣,机智幽默,来源于人们生活中的谐趣言行。中国万荣笑话博览园位于闫景村,是中华大地上首家以笑文化为载体的娱乐园。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鼓:一种汉族民间舞蹈艺术。花鼓中鼓的表演分成高鼓、低鼓、多鼓,花鼓的伴奏乐器,只用大锣、铜钹等乐器,鼓点主要有“一点油”、“紧三锤”、“四锤”、“流水”等几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