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辟谣|如何才能对新冠肺炎疫情谣言产生“免疫力”?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五花八门的涉疫谣言在网络上混淆视听,扰乱民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危害社会稳定。

如何才能对疫情谣言产生“免疫力”?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就此话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张洪忠教授。

消除传受者的信息不对称 有效辟除涉疫谣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政府、媒体及科普机构等对科学防控新冠病毒进行了大量宣传,提高了民众认知,有效辟除了涉疫谣言。

张洪忠认为,对于民众而言,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拥有清醒的认识,准确有效甄别谣言十分重要。要消除公众因获取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谣言,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网络素养。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在网络发声,网络信息纷繁复杂,特别是涉疫信息,面对这些信息时应有自己的判断。

二是辨别信息来源。辨别信息源首先要知道信息的原始“供应商”是谁,如是国家卫健委等权威部门或中央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那便可以相信。如果是一些自媒体或个人等非权威来源发布的,则要持怀疑态度,不能盲听盲信。

三是要学会交叉验证。验证这些信息是否在不同的权威机构、主流媒体等信源所发布的信息中有所体现,即使有所体现,还要进一步验证能否形成逻辑闭环。

四是要相信一些有可信度的关键意见专家的说法。在新冠肺炎疫情这个问题上,钟南山、张文宏等医疗专家发表的言论,是可信的。但在查看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信息来源,谨防“伪专家”或假借专家名义的谣言出现。

区别对待各类涉疫不实信息 避免发生次生舆情

“讲故事不是一个理性逻辑,而是一个情感逻辑、场景逻辑。”张洪忠说,部分网络谣言正是利用公众的情感需求,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传播。

比如,《倾城之恋2021?贩卖疫情“隐私”的谣言该停了》是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的一则辟谣文章,该文章对谣言的造谣者、传谣者心理进行了分析:造谣者将严肃的疫情防控编造成轻佻的“猎奇故事”“花边新闻”,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一部分人的窥私欲和猎奇心;传谣者信以为真,错将严峻的疫情形势归结于一两个“私德有亏”的普通人,看似在伸张正义,实则已被戾气裹挟,而成为一些无良自媒体“吸睛”引流的工具。

张洪忠认为,谣言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不准确但又有一定事实依据的信息。此类信息在谣言研判的过程中,建议应该留给民众一个适当的发言窗口。

二是完全不真实的信息,但不会产生恐慌和线下行为。此类信息有关部门应监测舆论走向,相信社交媒体自身更正能力。

三是完全不真实的信息,同时又会引起大面积恐慌。此类信息需各主管单位及主流媒体及时发声,纠正错误说法,防范谣言及次生舆情出现。

做好涉疫情常态化宣教工作 提升公众认知能力

互联网中社会心态是一个常新常变的状态,张洪忠认为,“当70%及以上的人群对新冠病毒拥有科学认知,可以精准识别涉疫谣言时,那么人们对谣言也会建立‘群体免疫’,涉疫谣言便无法造成大规模的扩散和恐慌。”

张洪忠认为,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作为发现、查证谣言的主阵地,应深刻理解新冠肺炎疫情给网络社会带来的新变化,了解网络社会中建构起的新政务形态和社会动员机制,以及社会动员场域的转化中出现的新传播格局。只有如此,才能使疫情辟谣工作有更好的针对性,使更多网民产生更强的谣言“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