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镇概况
罗山巍巍,凤水秀秀,千年古镇,白族民居,文化灿烂,古迹富集。在洱海的源头,点苍山云弄峰背面,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白族镇——凤羽,因“凤殁于此,百鸟集吊,羽化而成”之传说而得名。那里,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历史渊远,文化灿烂,素有“文墨之乡”“小大理”之美誉。倚借绝美的自然景观、极具价值的古建筑遗产和浓厚人文历史,2001 年4 月列为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9年被评为生态乡镇。2010年7月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凤羽位于洱源县城西南部,距洱源县城有18公里,全镇国土面积209平方公里,海拔2100—3910 米,地处东经99°52′—99°55′,北纬25°05′—26°56′,东邻右所镇,西靠炼铁乡,南接大理市花甸坝和漾濞县脉地乡,北邻茈碧湖镇。
2010年末,全镇总人口32006人,居住有白、汉等10多个民族,白族占总人口的98%,是大理州白族人口比例最大的乡镇。凤羽镇境内自然风景区众多,古迹遗址遗产富集,民族民间文化浓厚,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工业文明不发达,这里众多的名胜古迹一见如初,保存完整,是探索和研究白族历史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南诏时,凤羽属邓川州,到南诏晚期设凤羽县,大理国时设凤羽郡,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2年)归并浪穹县后设凤羽巡检司,民国二年(1913年)凤羽归属洱源县。1999年撤乡建制为凤羽镇。
凤羽是白族聚居区,至今镇内古建筑、古名居保留较多;凤羽古镇有街街流水、户户有井的美称,地下水资源丰富。凤羽古镇是西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交汇点上的重要驿站,古代文化内涵丰富。官路村位于凤羽镇西面,从明朝开始就成为凤羽镇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官路是当时“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经济文化的繁荣也让官路留下大量历史文化建筑,其中主体建筑为白族传统建筑,但也有一部分建筑风格受到清代传入的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留下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物证。现官路有6处院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上百院白族传统院落。
凤羽气候适宜,土层肥沃,环境优美, 凤羽镇属亚热带高原,山地立体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3℃,最低日气温5℃,最高月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750㎜,常年主导为西南风。这里,山、水、林、园和村庄、农业耕作区布局自然,和谐有序,自成一体,在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是原生态保存较为完整的绿色乡镇,塑有“桃花源邑”之称。在当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是自然原生态和白族传统建筑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乡镇。全镇森林面积100余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0%。
凤羽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总耕地面积3.3万亩,经济林果有1.5万亩,茶园面积2500亩。凤羽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产品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这里以水稻、油菜、烤烟、大蒜、乳畜为主的五大农业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凤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历史遗迹众多。古迹文物有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起凤包大邑本主庙,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元代火葬墓群、帝释山寺院群、灵鹫寺院群、后晋天福元年(936 年)建的镇蝗塔、以及按民俗风情建成的镇水塔,留佛双塔,诸宝塔,镇风塔等6 座古塔。有始建于唐、明、清时代的文庙、武庙、鹤林寺,灵鹫寺、三教宫、积庆寺、本主庙、玉皇阁,魁星阁等11 座古庙,另有保存完好的石板古驿道,“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
凤羽镇自然景区有列为州级名胜景区的神奇乌吊山,有如《桃花源记》中渔陵父子如梦想般的桃园胜境,有令徐霞客三天三夜考究而迷恋忘返的清源洞,有峰峰注词名句的罗坪十六峰景观,有花如潮绿似毯的千顷油菜等等。富有地方特色和饮食风味传统产品,有手工雕刻的砚台,在1999 年云南世博园会展上展出的享誉海内外的九龙巨砚,有采于雾霭青山传统加工而成的玉翠茶叶,有绿色保健功效的菜籽油,有濒临灭绝而清香松嫩的耗子洋芋,有色如雪白香甜柔软的小白糖,有亮如琥珀清咽润喉的杨梅酱等等。
凤羽历史悠久,勤劳智慧的白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历史文物建筑,有的颇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有明、清时期建造,保存较为完整的千幢百院传统白族民居群,有曾显古老繁华的商铺和延绵百里的青石古盐道。凤羽白族民居,以四合五天井和三坊一照壁为主,也有二坊对应或一坊独立的布局。
有宗教建筑,帝释山寺观群,元代火葬墓群,灵鹫寺,积庆寺,鹤林寺,凤羽三教宫,凤羽文庙(后改为凤翔书院),凤羽武庙,起凤武庙,魁阁,凤河玉皇阁。这一座座的建筑群向人民展示了凤羽白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凤羽古塔名目甚多,风水塔系列完整如有镇蝗塔、镇水塔、镇风塔、留佛寺塔等为其它地方少见。其特点是多采用石头垒筑,外加粉刷而形成了独特的形态,不同于汉族多用砖、木构筑的多层宝塔,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研究价值。
二、历史沿革
西汉以前,凤羽坝处于高山湖泊的洪荒年代,当时凤羽湖西的水滨就有罗武人居住,过着渔猎为主的生活。后至汉有,楚将“庄乔开滇”率兵数万人入滇,原居住在西北高原的羌族群,有的部分随之落居有洱海区域,途经凤羽不再翻山进入大理,而滞留下来定居凤羽湖东与湖西的罗武人遥遥相对,面水而居,后来逐步强大,打败了罗武人,占领了湖西。至唐代,由于地质发生变化,湖的东北西岸出现裂口,湖水排干,形成平坦的凤羽坝,并形成一定规模的村落,后随外地居民不断迁入定居,规模不断扩大。南诏时,凤羽属邓川州,到南诏晚期设凤羽县,大理国时设凤羽郡,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2年)归并浪穹县后设凤羽巡检司,民国二年(1913年)凤羽归属洱源县。建国后,凤羽一直是洱源县的一个乡(区、公社),1999年撒乡建镇,建制为凤羽镇。
早在1700多年前的西晋司马彪《续后.汉书郡国志》的注中曾引用《广志》里近百字的“鸟吊山”,北魏时郦道元的《水经注》里也有同样记载,足见这里与中原交往年代之久远。再之,凤羽曾是西南亚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在古代,由云龙五井来的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食盐,经过凤羽四周的山路,再运到大理各地。源源不断的盐运古道,既带来经济繁荣,同时也起到传播文化作用,这也是南诏、大理国在凤羽设置郡县,以及这里历史遗存如此丰富众多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