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不同阶段对应中医是“瘀、闭、脱”,如何治疗要“三因制宜”

中医和西医对一个疾病的认识,思维角度是不一样的。4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解释说,从新冠肺炎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分为早期、中期、晚期和恢复期几个阶段。早期比较偏重于“瘀”,中期偏重于“闭”,晚期偏重于“脱”,主要是“喘脱”,然后就是恢复期,所以在中医诊疗方案里面对这些已经做了比较明确的说明。所以这个病从认识来看,各地都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也有很多各自的经验,也创造了很多方剂,但是,对这个疾病要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包括现在国外很多地方也在咨询我们,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而定。

从我们制定三版到七版的方案,也是在不断地完善,不断地修订,不断地汲取全国各地经验的过程中,包括“三药三方”,都逐步纳入到整个诊疗体系里面来。大家的共识是,这个疫病主要侵犯的器官是肺和脾。肺的症状表现为类似于咳嗽、咳痰、喘憋、气促,脾的症状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等,所以病位在肺和脾。

仝小林说,中医对这次新冠肺炎的认识,在继承的基础上,还必须有很多创新。比如这个病,既不完全相同于古代的《伤寒论》的伤寒,也不完全相同于明代吴又可《瘟疫论》里的瘟疫,也不完全相同于叶天士的卫气营血里面的瘟病,它确实有它自己的特色。对于这个疾病,当时的认识主要是基于对武汉那个环境的认识,它只能是局限于当地,后来出现全国的疫情以后,因为各个地区地域条件的不一样,所以根据当地的情况,也有了很多不同的认识,我觉得中医的这些认识都是非常正常的。(文汇报驻京记者李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