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暮秋时节,我来到山东省诸城市臧家庄。举目远望,正是:马耳山“碧连天,晚云间”;涓河水汩汩淙淙玉带嵌。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臧姓九世迁来此地,臧家庄遂应时而生。
在村西北角,一泓清泉终年不涸,水质清冽甘甜。臧氏族人以石砌井,并在井旁栽下一棵柳树,以庇佑子孙勤于耕读、家业兴旺。
自明嘉靖四十四年始,臧氏家族高才辈出,相继走出7个进士、27个举人、37个贡生、3个武举人。于是,那眼井被命名为“翰林井”,象征着家族文化的世代传承。
2010年,考古学家在臧家庄附近发现了珍贵的暴龙化石,确认这里是亿万年前恐龙聚居的地方。
因之,“翰林井”易名为“龙泉井”。
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底蕴的村庄,就是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的桑梓之地。
2009年,有关部门在此投资修复了臧克家故居。建筑面积为1799平方米,寓意他17岁离开家乡,99岁魂归故里。
大门匾额上“臧克家故居”题名,系国学大师季羡林的绝笔。
“我太爱这乡土,太爱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这爱是那么浓烈,那么醇厚,它的熏香使我不朽!”
大门外院墙上,臧克家的心声赫然在目。
“竹荫在地清于水,兰气当风静若春”。暖暖的秋阳抚摸着故居的青砖灰瓦,堂屋、南屋、学屋,柴房、门房、东西厢房,大量实物、书籍、图片,再现了这位“世纪诗翁”近80年的创作生涯和爱国主义情怀。
高大的柿子树从西跨院探出头来。走进院门,一组再现臧克家儿时场景的铜像栩栩如生。
啊,那位左手拿着烟袋,右手指着远方的不就是“老哥哥”吗?
“老哥哥”之所以为人熟知、一见如故,是因为他经常出现在臧克家笔下——
“秋是怀人的季候。深宵里,床头上叫着蟋蟀,凉风吹一缕月光穿过纸窗来。在这没法合紧眼的当儿,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可以说,我的心无论什么时候都给老哥哥牵着的……”“每次写老哥哥的时候,我都是心发痛,眼流泪的。……他去世几十年了,但他的魂与我的神交接,至亲的人是不死的。”
晚年,臧克家再次写“老哥哥”时,竟三次失声痛哭……
“老哥哥”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何让臧克家用毕生的情感来承载?
“老哥哥真是老哥哥,他来到我家时曾祖父还不过十几岁呢。祖父是在他背上长大的,父亲是在他背上长大的,我呢,还是。”
“老哥哥”在臧家做了一辈子长工,从20岁起,用一生的血汗和忠诚,服侍了臧家四代人。待年老无用的时候,却被臧家无情地撵出了门。
“老哥哥”一直未娶,无家可归,只好去焦家庄子投奔侄儿。
“1937年,我从临清回到老家,得知一年前老哥哥已下世了,我跑到焦家庄子去凭吊荒野中孤零零的他那口小坟。我对老哥哥真是比对曾祖父、祖父、父亲还亲上几分。”
1994年10月,是臧克家90岁诞辰。他郑重地对子女们说,人老了,必然会想到自己的归宿。你们一定要找到“老哥哥”的坟墓,我死后想和他做个伴。
2004年2月5日,臧克家走完了他99岁的人生旅途。遵照他的遗愿,亲人们把他的部分骨灰撒在了“老哥哥”的坟上。
“乡音入耳暖我心,故里热土暖我身。”臧克家在马耳山的臂弯里,和“老哥哥”等农民朋友彼此挨近,相依相守。
“春天,野花开在我们头上,隔着土地也闻到了芳香……秋天,白云贴着天飞,淡,淡得像烟,眯缝着眼看,像孩子时代,好好地看看天,看看云彩的变换……”
不知不觉,已是晚霞染秋山。
再见了,臧家庄!你是一个有故事的村庄,一个令人动容的村庄。
(原载于2024年12月13日《作家文摘》)
原标题:秋访臧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