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今年50岁的穆女士,因视物模糊、眼睛疼痛到医院眼科门诊就诊。医生用裂隙灯观察后发现,她的情况很严重,不仅患有角膜炎,还患有睑缘炎和结膜炎。经荧光染色法进一步检查后,证实穆女士的角膜表面形成了大片溃疡,眼部的新生血管已侵入角膜,如控制不好的话,新生血管还会持续生长,甚至有失明风险。
询问病史时,穆女士告诉我,她有400度的近视,每天看手机或电视的时间长了,就会感觉眼眶酸胀,因此平常喜好用些含有薄荷、冰片之类的眼药水,来缓解眼睛疲劳。
前些天,她在网上看到一款宣称包治百病的“多功能滴眼液”,就买了两瓶,希望能改善自己的视力水平。没想到用了以后,穆女士的视力变得越来越差,还伴有刺痛等不适感。
根据穆女士的情况,我告诉她应该是眼药水使用不当。穆女士很惊讶,她说:“我几乎每天都会用眼药水,还能不会用吗?”穆女士的话代表了很多人的想法。确实,滴眼药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但其实这里面也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
滴眼方法讲究多
滴眼方法不正确,不仅不能消除眼疾,还会使眼睛受到更多伤害。大家平时用眼药水时,通常会扒开眼皮,直接往眼球上滴,之后用力闭上眼睛,频繁眨眼,让药水在眼里打转,其实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把药液直接滴在眼球上,既达不到用药效果,又容易让药液刺激角膜。同时,用力闭眼、眨眼次数增多,容易使药液外流而降低疗效。
滴眼药水的正确步骤要分5步走:
1.滴眼药水前要清洁双手,保持眼部卫生。
2.用手轻轻扒开下眼睑,眼看上方,把眼药水滴在眼球和下眼皮之间的结膜囊上。
3.滴眼药时,手要悬空,不让瓶口接触到睫毛和眼睛表面。
4.点完眼药水后闭眼5分钟左右,让药液充分吸收。注意不要双目紧闭,也别揉眼睛,以免把药液挤出。
5.用手指适当按压内眼角,不让药液顺着鼻泪管流进鼻腔。有些人滴完眼药水后会觉得口里微苦,就是因为没有按住内眼角,让药液直接流入了喉咙。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人为了方便,常常把开封后的滴眼液随身携带,这样也有安全隐患。因为开封后的瓶盖和瓶口都可能滋生细菌。为了保险起见,应该让瓶身保持“立正”的姿势,尽量避免眼药水被污染。
合理选择眼药水
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滴眼方法,还要合理选择眼药水。由于眼药水种类繁多,因此必须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选择。
抗生素类眼药水。标有“霉素”“沙星”字样的,通常为抗生素类眼药水,一般适用于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这些眼药水只适用于控制感染,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会产生耐药性,还可能诱发真菌感染,出现眼睛干涩、疼痛、视物不清等症状,甚至影响视力。
激素类眼药水。名字里面有“松”“龙”字样的,通常为激素类眼药水,它们有抗炎、抗过敏和免疫抑制的作用,常用于手术后。这类眼药水短期使用能有效缓解眼干、发红等症状。若连用3个月以上,可能会使眼压增高,引发视神经损害和视力下降,甚至形成激素性青光眼。
人工泪液。人工泪液有补水、湿润眼睛表面的功效,有助于改善眼睛干涩、不适和异物感,主要用于干眼症患者、长期戴隐形眼镜的人,或者长时间使用电脑或在空调环境工作的人。由于人工泪液大多含有防腐剂,长期滴注可能带来角膜和结膜损害,并会稀释眼泪,反而可能加重干眼症。
四大误区要警惕
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眼药水的认识经常存在偏差,以下几点是不正确的。
误区一:没过保质期就能继续用
在很多人看来,眼药水开瓶后,只要没过保质期、没有沉淀,就还能用。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滴眼剂包装上的保质期,通常是指在避光条件下且未开封的使用日期。眼药水大多含有防腐剂,一旦开封后,4周内未用完,就应丢掉。有的不含防腐剂的滴眼剂有特殊包装,或者是一次性装置,开封后当天就要用完。另外,家庭成员间不要互用眼药水,以防交叉感染。
误区二:眼药水长时间频繁使用
任何一类眼药水都应按照规定的频率和治疗时间来用,达到疗效后即可停用。尤其是激素类眼药水,过量滴用易产生不良反应,诱发青光眼、白内障,还可能继发严重的眼部感染,包括角膜的真菌感染。
误区三:多种眼药水混用
根据病情需要,如果需要同时使用多种眼药水时,不要同时滴入眼内。在使用多种眼药水时也要讲顺序,一般先用吸收较快的。比如,眼药水吸收快,眼药膏吸收慢,所以白天可用眼药水,晚上睡觉时涂眼药膏。当两种都是眼药水时,就要先滴刺激性较小的,后滴刺激性较强的。比如,先用缓解干眼症的眼药水,再用治疗眼部疾病的滴眼剂。第一种眼药水滴完15分钟后再滴另一种,间隔时间不宜太短,以使药效充分发挥,而不是相互抵消。
误区四:一次性滴很多眼药水
有人觉得眼药水滴得越多越好,其实每次1~2滴就够了,滴多了没有用,因为结膜囊本身的容积和存量有限。如果是用来湿润眼睛的眼药水,可以一日用4~6次。若是治眼病用的眼药水,医生、药师会有明确的要求,或者按照说明书即可。
最后提醒大家,不要认为眼药水是外用药,对人体就没有什么伤害。说到底,它还是药物大家庭的一员,它的使用同样有适应证、禁忌证。要想保护眼睛,更安全可靠的做法是注意用眼卫生,如平时适度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增强眼部肌肉锻炼,养成多远眺、早休息的好习惯,保持眼健康。
作者: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 周丹
整理:健康报特约记者 衣晓峰
原标题:每日辟谣|滴眼液使用的四大误区!你踩“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