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及历史沿革
(一)概况
新城镇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管辖,位于临潭县中部,距县城35公里,西邻具有“茶马互市”之称、世界“万人拔河”之最的县城,东接本县店子乡,南接流顺乡,北通冶力关国家AAAA级风景名镇。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镇区占地7.3平方公里,海拔2600米至3402米之间,平均为2717米。2002年12月新城镇撤乡建镇有20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43400人,新城镇自古是通往边远藏区的通道,称为“汉藏走廊”,也是藏族传统文化和回汉文化的交汇处。具有汉、回、藏等民族聚居、杂居的民族特点和农、林、牧、工商、旅游兼营的经济特点。全镇以农业、经济作物为主,商业、建筑、服务、餐饮等行业门类齐全,是徐合公路、新冶公路、新石公路的交汇点。镇区建设初具规模,城镇建筑多以低层为主,实现了村村通电、通路、通水;邮电通讯、卫生医疗、教育、机关等设施齐全。与甘南草原北边缘相接,群山环绕,有“朵山玉笋”、“玉兔临凡”、“西湖晚照”、“紫螃烟云”等美丽的自然风光;常年阴湿,春秋相连,境内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
(二)历史沿革
新城镇古称洪和城、洮州城。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居住,夏商周时为古雍州辖地,春秋战国时期为羌人所居。早在秦汉时,在今旧城已置洮阳城。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7年)在此筑城,为水池县城,原城已毁。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西征侯、征西大将军沐英在原城基础上修筑新城,为洮州卫城。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洮州卫指挥使李隆重修卫城。弘治年间,洮州卫指挥副使张公泰又重修。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洮州卫城墙受山水冲袭,总兵李徇在西北部补筑城墙。同年,副总兵李联芳又筑新墙一道,长540米。清代改置洮州厅。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洮州同知明福重修洮州卫城。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洮州同知张作霖重修水北门等瓮城四座。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反清回民马芳等占领新城,洮州卫提督曹克忠率军功城,回民失败,城墙垛口全部被毁。民国二年(1913年)更名为临潭县。1949年,临潭县和平解放,同年9月27日,在新城成立了人民政府,先后属岷县、临夏专区辖,1953年划归甘南藏族自治州,隶属至今。民国时,新城仍为临潭县政府所在地,也是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在甘南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1953年移县城于今旧城。遗留着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和人文景观,其中最主要的是洮州卫城、苏维埃旧址、李家坟遗址及各种古石碑等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1992年临潭县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明代洮州卫城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3月,“新城苏维埃旧址”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对全县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2003年,洮州卫城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新城镇列为甘肃省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二、历史文化保护单位
新城镇镇域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重点为新城镇镇区。
在12个文物保护单位中,有8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4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情况如下:
1、洮州卫城:即今临潭县新城镇,是一座历史悠久,充满神奇色彩的文化古城,地势起伏,北高南低,最早建于北魏太和五年(481年),为吐谷浑11世14传王符连筹所筑,古称洪和城、洮州城,据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集城墙、烽火台、古建筑于一体,是古代劳动人民建筑文化艺术智慧的结晶,它是西北城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卫城之一。城墙周长4390米,高9.9米,基宽7.92米,收顶6.6米。护城池深5米,宽4米。城头为古砖镶,有雉堞2050个。四方皆设有城门,东门为武定门、南门为迎薰门、西门为怀远门、北门为仁和门,西北面为水西门,城门上方建有敌楼,四处均有瓮城。东、南、西三面墙体笔直,东北、北、西北沿山脊而筑,蜿蜒于东陇山数座山峰上,各烽头尚有数座烽火台。后经过明代成化(1445年—1486年)、万历(1573年—1619年)年间和清代乾隆36年(1717年)、道光(1821年—1850年)、咸丰(1851年—1861年)前后共六次都作了修葺,到光绪初年达到了最完美的顶峰,成为屹立于洮河北岸的西陲重镇,是“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重要一站,是唐、宋(金)、元、明、清至民国,郡、州、县府的所在地,也是洮州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洮州卫城大部分保存较为完整,未有被严重破坏的部分。只有东门、西门破坏较为严重,南门和洮州卫城城墙缺乏科学保护和必要修复。
2、苏维埃遗址(鞑王金銮殿):坐落在新城镇中心偏北的高台地上,周九里城垣,垣外四山环列,峰燧墩台相映,是一处具有八百年悠久历史的古迹景观。现“临潭县新城苏维埃旧址”是当年红军四方面军总部和临潭县苏维埃政府(鞑王金銮殿)所在地,始建于公元十三世纪的元代,原为北宋吐蕃爵嘶啰首领“鬼章王”的官邸,元始祖代忽必烈南征云南大理时也曾跸于此,后长期为当地群众祭祀天地神灵及民族英雄的场所。所以也称“鞑王金銮殿”(城隍庙)、苏维埃旧址。
3、李家坟遗址:在洮州卫城(今新城)西北朵山脚下有一座古墓群。这是当年闻名遐迩的“李家坟”,也叫“妃子墓”。占地约十亩。原来四周有围墙,正门朝南,砖石浆砌高大雄伟,门外两侧立有石雕翁仲、石猪、石羊等。该古墓群毁于1958年大跃进中。李家坟是镇国将军李达及后代六世家眷之墓,一门六世七督,治理洮州240年,现已成为洮州城郊的一大景观。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城镇是汉、回、藏等民族较为集中的镇区,各民族风俗礼仪,宗教活动等各具特色,各民族明代遗风遗谷尤为突出。服饰独特。农历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为新城集市贸易日,称为“逢迎”。每当逢迎时,有东、南、西、北各路群众数万人上市交易各种农副土特产品,熙熙攘攘,日营业额达120余万元。每年端午节还举行“十八位龙神”赛跑活动,主要有龙神赛跑、龙神踩街、龙神上山,各种仪式古朴隆重,万人空巷,观者如潮。洮州“花儿”是每年庙会上成为主角,“花儿”嘹亮,富有生活气息和地域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