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米脂县杨家沟镇杨家沟村

一、村庄概况

杨家沟村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处,居镇中部偏北,南接寺沟村,东北临巩家沟村,桃杨路穿小河沟北岸而过,直达东部大镇桃镇,西北与桥河岔乡相连。境内最高峰观山梁海拔1196米,最低点黑夜前海拔1168米。村民集中居住在小河沟流域两岸,两孔石桥沟通南北,小桥滩为村中心所在。小河沟发源于李村圪崂村,流径岳家岔、罗硷等村,经绥德县薛家河镇开皇寺村入无定河。距镇政府所在地何岔村5公里。 

杨家沟村形成于明末,发展于清中期,鼎盛于清末。始由杨姓始祖杨公,从山西迁居县城东南小河沟流域一条无名的山沟,以农为业,后取名杨家沟。清中期刘、王两姓相继迁来,以耕织为生。清乾隆年间,马云风由绥德马家山迁徙斯地,购买村内大部分土地、房屋,归为马家。马氏家族占有土地较多,其家族交往的范围比较广泛,在此租、典种土地和从事商业交易的贫民、商贩较多,人们籍此定居下来,形成杨家沟村姓氏比较复杂的状况。以马、刘、杨为主,以马氏为最,由申、豆、罗、郭、李、张、雷、王、吴、冯、张、康、赵、姜、乔、周、何、米、白、宫、任、高、巩、郑、穆、吕、常、蒋等30多个姓氏构成杂姓村。清末,以运输业起家,发展商业,扩大土地,倡导教育,家族贫富不均,两极分化。清同治年间,马国士在“龙凤山”,修建扶风寨,此山前如龙头后似凤尾,涧水绕合,三山拱围,易守难攻。寨内民居古道、井子、排水、讲堂、祠堂、戏院、广场,依山造势,功能齐全。私宅均以窑洞为主,依山而建,有单排式院落,)也有“明五暗四六厢窑”的窑洞式四合院,俨然如欲建万世之基的小社会。庄园以堂为名,55个堂号,即各为一个完整院落,是集土地、劳动、交换、买卖、金融为一体的经营机构。以寨为中心,分布在数十个山峁沟渠,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每个堂号或院落依山势布局,独具一格,各领风骚,形成全国最大的地主家族集团拥有的最大的窑洞庄园,极具历史、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规划建设有龙眼(南北炮台)、龙角(观星台)、龙嘴(圪凹水井),“新院”为“九龙口”。杨家沟镇因杨家沟村而得名。随着马氏家族经济的壮大,村外牌楼,气势宏伟,村内建有龙王庙,黑虎灵官和娘娘庙,香火旺盛。民间“社头”打卦“抬楼子”(把龙王、菩萨等神位安在神舆上扛着抬),举行祈雨、祷告,加演雨戏。黑虎灵官以“马童”,“跌坛”治病四乡有名。其祖茔择址鞍子塌,其地形山势如同“凤凰单展翅”,祖茔从山腰部坐字,形同“怀中抱珠”。埋葬八代24对夫妇人,柏树常青。

马氏老祠堂在小桥滩东,内奉马林槐等后裔神主。清宣统二年(1910)建成“敬慈堂”、“光裕堂”两个分支祠堂。祖茔和老祠堂有公产土地,即祭田。马氏坚持修谱续碟,遵祖敬宗。以收“保境安民”之效,建立地方武装。在西山上修建扶风寨,寨南北城墙均建成双层城垣,各设两道城门。南城为“骥村”门、“扶风寨”门,寨墙高耸,城门威严,严于防御。城墙及炮台安荷兰造红夷大炮,家族子弟、佃户等所有壮丁都配有猎枪等武器,武装力量超过一个县的装备。

杨家沟民风淳朴,人民勤劳,以盛产小米、洋芋、小杂粮为主,饮食以粗粮细做,婚嫁、丧葬请唢呐班子,传统节日,多有古人遗风。风味小吃,农家土饭食,蒸丸子、黑楞楞、钱钱饭,炸油糕、杂面叶子烩酸菜,荞面碗饦、羊腥汤,羊肝碗砣、卤驴板肠、抿节、米酒 、卤汤饹捞等独具特色,吸引着游客食欲。

杨家沟村以红色旅游而闻名全国。在此召开过著名的“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1964年开通杨家沟公路通平板车。1966年拉线安喇叭。1968年解放军某部“备战备荒”进驻杨家沟拓宽道路开通汽车路。是冬至1970年4月,解放军8321部队在杨家沟造纸厂执行备战任务“深挖洞”,在长凉沟官道山开挖约1公里防空洞,实施人防工程。1976年米杨公路进行改道。1988年,改线比原路平展且缩短1公里。1997年铺设沥青路面。2004年建成桃镇-杨家沟旅游专线沥青路面。2010年进行路面改造。2013年张家岔至杨家沟红色旅游道路工程设计招标。

革命旧居依山而建,景区道路绿树成荫,景色宜人,红色遗存遍布全村。1971年县文化馆恢复毛主席在杨家沟革命纪念馆,政府多次投资维修,1978年开放,成为甘宁边区最代表性的革命纪念村。1992年杨家沟革命纪念馆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建设部、文物部命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杨家沟村因地主庄园文化和红色革命传统成为人们研究向往的地方!

二、历史沿革

杨家沟村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秦汉时期,草木茂盛,野生动物时常出没。唐宋元明战乱及屯兵垦田,森林植被遭到砍伐。明清至民国归南部泰安二里。其家族以运输业起家,发展商业,扩大土地,倡导教育,家族贫富不均,两极分化。1940年,杨家沟村属何岔区第六乡管辖,该村下辖6个自然村,居民271户、地主55户、掌柜6户、中农1户、贫下中农104户、工人51户、小商人7户、游民3户以及其它4户。1958年归杨家沟公社,改为杨家沟生产大队。“文革”前为杨家沟公社驻地。1984年属杨家沟乡。1998年属杨家沟镇。2013年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人口354户,1090人,全为汉族。其中劳动力787人,党员56名。群众大多数以农业为生,民风淳朴,农产品以谷子、洋芋、豆类等小杂粮和油料、烟叶为主,此外生产家用蔬菜。      

三、自然环境

杨家沟村属中温带半干旱性气候区,雨量不足,气候干燥,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日照充沛。人们饮水取自山泉河道,甜润醇美。春季秋末,风力强,昼夜温差大,适宜农作物生长。夏季雷阵雨刮西北风,持续时间短。年平均气温8.5℃,极端最高气温38.2℃,极端最低气温-25.5℃,无霜期162天。年平均降雨量451.6毫米,集中在夏季。最大年降雨量704.8毫米,最小年降雨量186.1毫米。自然灾害频发,靠天吃饭的不利因素,逐步消除。农民在河道旁“垒石为埂,坡土为田,就低流水,桔槔灌溉”。山上则梯田林立,覆盖率达30﹪左右,环境得到改善。林业景区以种植紫花苜蓿、侧柏、圆柏为主,集中分布在宗嘴峁、高阳疙瘩、对面疙瘩、秋沟、发店山、长凉沟等山沟。黄鼬、狗獾(俗名猯)数量较少,山鸡、野鸡、野兔最为常见。野禽喜鹊、乌鸦、斑鸠、鹰、水雀、田公鸡、猫头鹰等,因大量使用农药,数量越来越少。老鼠、麻雀、水鸪鸪、金翅、鸽子、啄木鸟较多。柠条、苜蓿、酸枣、杨树、槐树、榆树等植被,种植于沟坡之间,美化环境,此外还有果树、枣树林等。可利用的资源蝎子、野兔、山鸡等。地下有天然气。野生植物面积有限,以草本类居多,其它多作牧草或农家燃料。有灌丛、野草、野花以及黄蒿等10多个学科,80多种。另有艾草、苦菜、甜巨、打碗碗花等。柠条,生长力强,耐干旱,分枝密,是绿化护坡灌木。柽柳属柽柳科,俗称三春柳,嫩叶药用。种于畔上可固土,枝条深红色,可编筐、梿枷等。

四、倡导教育

“开明进步办学堂,英才辈出洋财主”,是马氏家族的文化印象。“耕为本务,读为荣身”是其耕读传家基本思想。马氏重教兴文,以德为人。清康熙年间,马云风创办家塾,聘请名师,其子孙脱盲,并都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为落后封闭陕北农村文化奇观。清道光年间,马嘉乐创办3所私塾,其子孙、亲朋子弟和邻村儿童入私塾求功名。辛亥革命,马家学堂有12人远赴欧洲、日本留学,培养出原西北大学校长、教育家马师儒,原延安大学校长、教育家马润之等人文俊彦。1911年,马子衡创建“讲堂”。办民办公助完全小学。族务会将私立学校委托绥德县教育机构监管。据1934《新中华杂志》第二卷十六期:“在陕北到外省去读书的人再也不会比马家多了。1926~1927年北京一个地方,马家子弟读中学、大学的便有50余人。他们不但把子弟送到外省进中学、大学,每年每人花一、二千元,还要送往东西洋各国留学,已留学回国的也不少”。1935年马氏与米脂邮政局商定在圪坨里建立扶风寨邮政代办所,部分家庭选订了杂志、报刋,方便书信往来,增加读书看报热情。1938年“绥德扶风学校”改为“米脂扶风学校”。1915年为民办扶风小学。是年,马师承开办陕北地区最早女子学校,比高佩兰开办“米脂女子学校”还早4年。并给马家女儿、媳妇取了名字,送她们进学校,使马家女子胜儿男,如马谦卿众姐妹等。1944年改县属公办小学。民国时期,马氏“讲堂”在新式教育影响下,子嗣勤奋读书,求知图强,广开仕途,兴邦治国。据统计,仅马“光裕堂”一支,在政治、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突出成就者达167人,厅局级以上143人,高中级职称155人,大专以上学历348人。家族后裔,人才济济,遍及中外。新时期,马氏家族培养出数以百计精英俊才,活跃在各条战线。1994年,在香港创业的马豫章之女马书媛出资兴建豫章小学,继承先辈崇文重教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