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地扪历史文化名村隶属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及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过渡地区,这里的地势走向西北高、东南低,村寨内以中山和丘陵、盆地、谷地为主,俗语所称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村寨东与登岑村相邻,西北与腊洞、樟洞村交界。地扪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以北5公里,村寨境内有地扪河流过,房屋分列于河道两侧的山间谷地。 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常年相对湿度在70%以上,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气候呈多样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村寨由母寨、芒寨、模寨、维寨、寅寨五个寨子组成,现有11个村民小组,574户,总人口2678人,均为侗族,其中90%是吴姓。地扪村土地面积为22.1公顷,耕地面积为1667.3亩,其中旱地面积为59.28亩。2012年12月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3月入选第六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二、历史沿革
地扪首次出现在可见的正统历史文献资料中是在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黎平始设府,辖七长官司,其中地扪属古州司辖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撤古州长官司设三郎司,茅洞、茶寨、地扪、登岑隶属三郎司。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黎平府辖2厅2县14长官司512寨,其中地扪、茅洞等10寨属于14长官司中的八舟蛮夷长官司,建寨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
“地扪”,为侗话音译,意为泉水不断涌出的地方,寓意人丁兴旺,村寨发达。根据根据地方歌谣及传说考证,结合民间古歌传唱的内容、地扪《吴氏家谱》以及远口《吴氏族谱》的记载的互相印证,南宋理宗时期,地扪祖先由于和权贵不和,从江西吉安迁至贵州天柱远口镇;元朝末年,地扪祖先从远口迁至榕江,再迁至地扪。吴姓祖先定居地扪后,勤劳耕作,丰衣足食,人丁兴旺,明末时发展到了1300户,所以称为“千三地扪”。受居住条件和自然资源的限制,便开始向周围开辟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分寨而居。其中分到茅贡700户,腊洞、登岑、罗大各100户,留在地扪的只有300户。人们就把这几个存在血缘和地缘关系的寨子称为“千三寨”,而地扪因此成为“千三的祖宗”。
三、历史文化特色
(一)传统风貌,保存完整
地扪村所处的地形地势变化起伏,十分复杂,因此成片的居民建筑依山就势,参差起伏,以其丰富变化的建筑形式和造型与自然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人文生态景观。村寨中的鼓楼,在视觉上是构成每一个寨子的中心,形成了“点”的聚集效应,由此整个村形成了五个圈层;风雨桥是各寨之间的联系桥梁,它平展而舒缓,起到了“线”的作用,将各个圈层串联在一起。这种“圈层+带状”村落格局,特别是整个村以鼓楼为视觉焦点的空间格局是地扪村侗寨最为主要的特色,展示出侗族有序严谨的精神风格,传承了文化的民族特征。村寨街巷布局、尺度、肌理保存完好,街巷名称沿用至今,空间格局变化小。街巷充分利用地形,顺其地势,组成了自由式的交叉网络布局形式,与地势高差以及民居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存在于村寨的整体空间环境景观之中。街巷多为石板路,与周围环境能够相协调,产生幽雅深远的古村寨气氛。现存古建筑群原貌保存完好,古建筑的基本框架保存完整,依坡就势,层递而建,构筑地扪村的基本风貌。人们持续维修老建筑,有力地保护了这些建筑,使建筑的居住功能依然在发挥,并未完全退出人们的生活。
(二)建筑形态,侗寨特色
地扪村建筑遗存丰富,主要有民居、鼓楼、风雨桥等。古民居以传统木质结构较多,屋顶青瓦铺盖,色调统一协调,配以木质窗花、木门,屋檐有雕刻装饰,布局整齐,结构合理,风格独特,并多处有做工精细的纹饰图案。鼓楼、凉亭建筑丰富多样,萨坛、唐公祠建筑形式独特,且保存完好。禾仓群是地扪村的一大特色,目前地扪村共有禾仓550座,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禾仓群中有建于清朝嘉庆年间53座,清朝光绪年间76座,清末民国初期155座;地扪禾仓群现保存着其基本布局,主体建筑等基本保存完好,与周围环境无冲突。虽历经岁月更迭,但地扪历史文化名村众多历史建筑整体风貌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是研究社会发展、科学进步、文化艺术成就的重要例证。此外,地扪的建造技艺,充分利用木材“湿涨干缩”的特性原理,采用“生柱干枋”的工艺技术,不论建筑规模多大,都不用一钉一铆,却能使建筑经过百年的风吹雨打,仍坚固如初。
(三)活态遗产,真实延续
地扪村虽然历经不断的改建、重建,但民族文化的活态遗产仍然保持其精神的延续性,真实的表达着村民的民族文化认同感。由于地处偏僻,与现代文明接触较少,地扪村民能够保持原生态的稻耕生产模式和侗族传统价值观念,传承民族历史与传统技艺,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活动,从而确保了建筑空间的使用与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