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

黄平县旧州镇位于贵州省黄平县县城西北25公里的舞阳河畔,总面积22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84米,属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北临遵义市余庆县,西界黔南州福泉市、瓮安县,距州府凯里74公里,距省会贵阳198公里。全镇辖15个村2个社区,174个村(社区)民小组, 17583户,61783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镇总人口的51.84%。旧州古镇历史悠久,因处水陆交通的交汇点,自古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百姓富有,为黔东商业文化重镇。悠久的历史给旧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古城的街区与建筑群多形成于明清时期,文物古迹众多,曾有“九宫、八庙、三庵、四堂”之谓,现保存完好的有西上街、文昌宫、仁寿宫、万寿宫、天后宫、朱氏宅院、天主教堂等文化古迹,因此,于2008年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一、自然特征

旧州地势平坦开阔,有一展无垠的万亩大坝、是贵州省三个著名大坝之一。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性气候,平均气温15.7℃,年均降雨1211毫米、土质肥沃,物产丰富,历来盛产稻谷、玉米、小麦、红薯、洋芋、油菜、花生、水果、畜禽, 自古是贵州东部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禽基地。旧州又是贵州省“泥哨工艺之乡”,其十二生肖泥哨,装饰考究,内涵丰富。民间刺绣、桃花、蜡染、纺织工艺独特。

二、历史沿革

旧州镇历史悠久,据史志记载已长达2300余年。春秋战国时称且兰国,汉置州,唐设韶明县,宋称珍州,又名乐源郡,元置元帅府,明设黄平安抚司,清设黄平千户所,后改巡检司,民国设旧州分县,建国后设区、镇,1992年撤区并乡,将原旧州镇、红梅乡、石牛乡、石板河乡合并为旧州镇。旧州是长江支流沅江沿舞阳河上溯到黔东的最后一个通商码头,古时所有京广百货均由舞阳河水路泊来,至此转驮贵阳、安顺等地,而当地土特产又经此水运到洞庭湖后,分销武汉、土海、江浙一带。历代货运频繁,商贾云集,市井喧啸,经贸发达。由此也形成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外来文化、宗教文化融为一体的多元文化之乡。古建筑群是巴蜀、湘鄂等外来文化和宗教文化与当地民族民间工艺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融合的产物,宫阁庙宇与玲珑古朴的古民居交相辉映。过去曾有“九宫、八庙、三庵、四阁”和2000余栋古民居,全为典型容(印)形建筑,造型壮观优美,精致典雅,别具特色,颇具规模,系黔东一座独具风格的历史文化古城。

三、相关名人

旧州地灵人杰,是大文豪郭沫若母亲的故乡,明代民族英雄史可法法青少年时期曾在这里度过,清代独赴夷营怒斥英军统帅的天津知府石赞清出生于旧州,当今更有闻名国内外的常氏三弟兄,王家三杰女。这里还与中国革命运动有深厚缘源。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路过旧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贺龙、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当先遣部队红六军团进驻旧州时,在天主教堂获详细法文版《贵州地图》一张,为红军顺利走出云贵发挥了重要作用。1941年,为抗日需要,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在此修建了大型军用机场,驻有美国一个飞机大队,直接参加长沙、衡阳等战役,为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旅游价值

旧州历来山青水秀,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城郊有清代评十六佳景,其中的鼓台仙境、翁播龙潭、陡岩赤壁、万营占候等绚丽壮美景点,游览价值很高。且近年来新建成了集长江三峡之雄伟,桂林山水之秀丽,四川九寨沟之幽雅的舞阳湖,2000年已被评定为国家级水利旅游区。古城东面15公里处有被称之为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自然艺术长廊、佛僧神仙隐居之胜地的上舞阳河大峡谷,长达30公里,此处地貌独特,河谷深遽,悬崖峭壁,溶洞遍布,群瀑飞舞,峰高岭秀,植被神奇,风光绮丽;古城西面15公里处有世外桃园般纯朴的朱家山原始森林,是贵州的“绿色宝库”和“动植物基因库”。极具旅游开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