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李家疃村

一、基本情况

李家疃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最西端,坐落在周村区王村镇西南豹山脚下,309国道从村北穿过,西与济南章丘接壤,是淄博的西大门。西距济南50公里,距章丘14公里,距朱家峪9公里,东距淄博25公里,距周村18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李家疃村耕地面积850亩,古建筑占地101亩,核心保护区60亩。现有人口932人,302户,属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四季特征分明,三山拱秀,溪水环绕,是省级“文明村”和周村区经济十强村。

李家疃村传统村落2010年12月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12月被列入全国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2013年10月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5月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试点单位。

二、历史沿革

李家疃历史上属济南府淄川县,始建于汉代,淄川县志及村碑记载该村“李姓最早定居故名李家疃”。王姓于明洪武三年奉旨迁入定居,后又有他姓相继迁入。由现存遗迹、地名可知王姓定居前后曾有数姓定居于此并几度繁衍昌盛。村中早有“先有唐家林,后有王家坟之说”,唐姓定居早于王姓。自明洪武以来六百四十余年间,李家疃与王氏家族有六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洪武三年到嘉靖年,此时李家疃村主要有王、曹、唐三大姓氏组成,是王氏家族初兴阶段。

第二阶段:嘉靖到康熙末年,王氏家祖科甲连绵,财源茂盛,官运亨通,成为望族,并先后有二十余支迁出李家疃开辟新家园,是第一个昌盛时期。此时其他姓氏多默默无闻,或默默迁出。

第三阶段:康熙雍正年间,此时王氏家族发展停滞甚至有所衰退。《王氏族谱》中有“务农商者多,习诗书者寡”之记载,曾有赌博之风盛行,导致部分家庭败落。

第四阶段:自清初顺治官商并进,乾隆年到同治年商农工发展迅速,以十二世王以奇为代表,在江南经商贸易,开办钱庄,子孙习文练武,科甲迭出,一时间族风重振。影响最深远的是这一时期王世子孙对祖村的旧建筑进行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改建,可称为王氏家族第二昌盛时期。

第五阶段:自清末光绪、民国到文革,由于吸毒,家族迅速败落,豪宅一片狼藉。加上连年战乱,城墙先后坍塌。文革年代庄园再遭破坏,牌坊被拆,石碑被砸,御匾被烧,殿庙被毁,古树被伐,甚至房脊飞檐上的瑞兽也被拆掉砸烂。断壁残桓,见证了第二个衰弱期。

第六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李家疃村委致力于自然环境和古街、古宅等历史文物的保护。2010年7月22日,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揭晓。李家疃以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俗风情、极具特色的古建筑风格和整体保护的完整性被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三、文物古迹

李家疃古建筑群在1810年(嘉庆十五年)开始形成规模,村里很多人到南方做绸缎、布匹生意,买卖兴隆,财源亨通,所赚银两大多用于买土地、建房屋,是山东省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王氏家族兴盛时期规划建设的王家大庄园,占地面积6.8万平方米,核心保护区建筑群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东西大街、南北大街为轴线,构成品字型三大宅区,主要古建筑有九门一庄(悦德门、悦循门、悦徯门、悦行门、悦衡门;淑仁门、淑佺门、淑信门、淑仕门;文石山庄)、亚元府、解元府等,现存明清时期房屋300余间;主要传统街巷有南门街、北门街、西门街、东门街、牌坊街、当铺街、南北大街、酒店胡同、花园街、东崖头等;此外还有围子墙、城门、牌坊遗迹、牌坊残石、门前上马石、旗杆座子、墙上栓马桩、习武石、太湖石、青砖雕塑、残缺石碑、古墓石刻等众多历史遗迹。

李家疃明清古建筑群集古楼、古屋、古巷、古井于一体,布局集中、风貌独特、保存完整,是明清传统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具有极高的建筑史学价值和显著的地方特色,对研究地域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家疃村的民间艺术活动源远流长,五音戏、民间舞狮、踩高跷、芯子、秧歌等久负盛名,李家疃村历史上经商文化、习武文化盛行。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培养了李家疃人丰富的文化生活,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主要集中在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等方面。村民王焕奎就是淄博五音戏创始人之一,艺名“自来喜”,手下有四五十名徒弟,现在村中也有十几位会唱的人。每到节日,乡亲们都要打锣敲鼓庆祝,铿锵有力,还有舞狮、高跷、抬芯子、秧歌等一起出动,人流如织,一时间锣鼓喧天,独具特色的民俗表演文化和礼仪传统是李家疃村的宝贵传统和风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