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乐市航城街道琴江村

琴江满族村历史底蕴深厚,人文荟萃,八旗文化、满族文化、水师文化和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聚居村,迄今已有300年的历史。

一、屯兵立营,扼守三江 

琴江,位于福建闽江下游,正处乌龙江、白龙江、和马江三江的交汇处,由于地势险要,便成为镇守海疆、保卫八闽的军事要塞,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雍正六年(1728年),福州驻防副都统阿尔赛奉命旋闽,与总督高其倬会舟溯流,“以洋屿去海不远,密迩省城,既可扼守三江,又可与闽安成犄角之势”,选定琴江为福州驻防三江口水师旗营。雍正七年(1729年),朝廷先从驻福州的老四旗抽调513名行营旗兵,携眷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后又从驻扎于海坛、闽安绿营水师抽调100名水手做教习,三江口水师旗营正式成立。

这是当时全国沿海四大八旗水师旗营之一,比马尾的福建水师还早151年。它既是中国海军的摇篮,也是一座抗倭有功的水师旗城。旗营立营后,官兵们肩负着保卫海疆的重任,几乎参与了我国东南沿海所有重大军事活动,著名的有平定台湾林爽文之乱,歼海盗蔡牵于黑水洋,鸦片战争, 甲午海战……三江口水师旗营官兵以誓死抗敌的精神和英勇不屈的实际行动,立下了赫赫战功。特别是甲申中法马江海战,抗击法国侵略军,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辉煌一页。

二、由营沿村,满韵犹存

辛亥革命后,水师旗营逐渐成为一个居民村落——琴江村,原隶属闽侯县江左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江左里等六里划入长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乐县设第四区(营前)洋屿乡,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城关公社洋屿大队,琴江为自然村。1979年8月31日长乐县革命委员会根据民族政策,承认琴江社员为满族,1981年3月13日正式成立琴江满族大队。1984年起改为琴江满族村至今,辖属航城街道,现有153户,总人口396人。

琴江满族村虽历经沧桑,其别具清代特色的兵房等一些古建筑和街道布局却保存完好,民俗习惯极具满族文化特色。1999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07年被评为“福建最美的乡村”;2010年荣获“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2014年荣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5年被评为福州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

三、建筑风格,独村一帜

当年的旗营是按照作战需要建设,四周城墙,城周长约1000米,高3米,宽1米,设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全城以将军行辕为中心,分设12条街巷,街巷两旁建有官员衙署和兵丁住屋,整个营地建设呈“回”字型, 犹如“棋盘”,外人入境像入迷宫,其形似太极八卦,故也叫“旗人八卦城”。

村里至今还保留有将军行辕、四大府第、古兵房、毓麟宫、妈祖庙、古营墙、古井、古榕树等。其中保留最为完整的是“旗人街”(首里街)。街两旁的兵房,每套一户,前后三透间,中间隔一庭院天井,该建筑群反映旗兵“兵民合一”的建制。1986年4月29日,“旗人街”经长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民俗风情,曼妙多姿

琴江满族村的民俗风情由于其作为旗兵的历史背景和自身的民族习惯,与福建本地有较大不同,如在语言习惯、婚丧喜庆、服饰、饮食等方面自有特色,至今还保留一种神秘的方言——“旗下话”。村民都保留着满人习俗,过着满人节庆。除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毓麟宫庙会、农历三月初八的太保爷迎会、农历七月初三的群众公祭活动、农历十月十三的颁金节带有浓浓的满族风情外。其他重大的传统节日也自有旗人独特的风俗习惯,如“祭灶”是在腊月廿三举行;正月廿九的“拗九节”没有过,而过腊月初八日的“腊八节”;正月初一早餐吃年糕汤等等。

琴江小吃也极具满族特色,品种繁多,甜的有团圆、麻团,咸的有馄饨、饺子、福临糕、夹糖糕,油炸的有虾饼、烤炉饼,米面做的旱面饺、如匝嘴,夏令凉品有马蹄糕、九层糕,冬令点心有地瓜饺,四时咸宜的有南瓜糕配以尖旯汤(锅边糊)还有小孩爱吃的糖通、路路通、麦芽散、夹心糖烧饼等。

此外,村里有一种民间文娱活动形式极具特色,那是由旗人祖先从北方带来的,名称叫“抬阁”。“抬阁”文艺表演作为当地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传承至今,受到许多观众喜爱和关注。琴江满族村也因此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抬阁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抬阁”也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五、孝友重教,英才辈出

孝友坊在琴江满族村是一座丰碑,是琴江人引为自豪的忠孝文化凯旋门,是琴江儿女共同传承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孝友坊是清同治元年(1862年)十二月十七日,皇帝为褒奖赖通照孝亲爱友,下诏在旗营大街上建造的。旗营孝友成风,孝友文化遂成为琴江水师旗营的精神支柱。

在离将军行辕不远处有一台“惜字炉”,村民们将字纸视为圣人的眼睛,所有废弃的字纸须放到“惜字炉”中焚烧。因为这种重教重德,使得这块弹丸之地英才辈出。一百余年间,这里就出了2名进士、105名举人和289名秀才;从清末到民国,这里出了7位海军舰长,一位海军中将,两位海军少将,也为中国近代海军输送了大量人才。其中贾氏一门九代海军,是中国目前已知的连续代数最多的海军世家,琴江黄家、许家都是连续八代海军,蓝家连续五代海军,出过多位海军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