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孟河北枕长江和小黄山的万亩森林公园,东靠春江镇,东北临镇江市扬中的西来桥镇,南连西夏墅镇,西接镇江丹阳市的高桥和小黄山山脉的栖凤山。距离常州港8公里,常州机场15公里,江宜(常泰)高速、122、238、239、338省道穿境而过,交通便捷。全镇总面积88.26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3万多,其中常住人口8万多、外来人口5万多。

一、孟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孟河是齐梁故里、孟河医派发源地、革命先驱恽代英的故乡,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民族历史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据一定位置。

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挖的南方第一条大运河,从孟河进入长江,从而孟河因水而生(当时名河庄),因水而兴。公元前262年,楚国春申君黄歇坐船来孟河并在东山读书,东山因此被命名为黄山。西汉,司马迁外甥杨恽的儿子贞道循水来孟河避难,以父名改姓为恽,从而天下有了恽姓。东汉,刘秀顺水来孟河私访“夜宿七里井”。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萧氏家族渡江入驻武进东城里(今孟河)。唐朝,常州刺史孟简奉旨疏浚古运河,改名孟河,从而这里因河而得名。明嘉靖37年,为防倭寇顺水路入内地抢劫,御史受命建造孟河城。民清时期,孟河的水又养育出四大名医,形成孟河医派。

从古至今,这里还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萧氏家族中齐梁的十五位皇帝和以萧统为首的一大批文人,他们创造了齐梁文化。走出了常州的第一位状元萧颖士、唐朝的八位宰相、恽姓家族中的多位进士和创建常州画派的许多杰出画家,还走出了中共的革命先烈恽代英。以费、马、巢、丁为代表的四大名医,不仅以医术著名,还以医德著世,孕育出一种特殊的文化——孟河医派文化。

二、建筑风格独特、内含丰富

孟河在每朝每代都留下历史记录、传说故事的同时,也留下了大批历史建筑。虽然一批历史建筑已被时代的风云摧残,但保留下来的三处古建筑群,也足以显现孟河在中华历史上的价值。

第一处是孟河北街。北街初建于明嘉靖年间,定型于清初,繁荣于民国初年,是一条具有明清时代典型特征的商业街道,现仍保留着原有的风格。城北老街的宽度六尺,建街的理念取之于《说文解字》中对街的定义:街即两人各挑一担土并行。北街两边的房屋是前商后居,保持着前通街、后通河(沟)的格局。每户的房屋最少是两进,最多是五进。进与进之间有明堂和院落,每户的居住环境都相当优雅。500米的街道保持着街巷相通的格局,街是经商的通道,巷是街的出口,街头和街巷间有索门,使整体街道成为一个绝对封闭的系统,街巷下有“阴沟”,街后有河或沟,这样的街道有很好的防火、防盗、排水功能。

第二处是小河老街。小河老街建于清初,定型于清末,繁荣于民国,是一条典型的水乡街道,现保留有三条,共500余米。建筑特色是:或临水而建,或屋、街、水三位一体,有些建筑就直接建在河中,街与街之间通过河上的桥梁相连接,体现了水乡街镇的风情。河、街、房错落有致,临河的房屋是吊脚水楼,每户人家都有码头,河道上有货码头、民用码头和古色古香的麻石拱形平面桥;小河老街通过街、河、桥、水上设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的聚落类型。

第三处位于万绥老街。它建于齐梁时代,定型于唐朝,繁荣于清代,形成了庙、街合一的特殊风格,是古武进东城核心区和萧氏家族祖居地,现还保有180米的街区。有一批清朝与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和初建于唐朝的庙宇,突现了庙、街、市(市场)合一的特殊格局。

另外,孟河地区还留下了齐梁萧氏家族的家庙和四大医家祖居地的一批建筑群,一定程度上呈现出齐梁文化和医派文化的底蕴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