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镇,南濒长江,西枕夹江,位于扬州东南,紧邻泰州。境内地势平坦,交通便捷,属南京、扬州、常州、镇江、泰州“一小时生活圈”。今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2014年被住建部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清光绪《江都县志》载:“大桥古称白沙,近江滨,聚落颇盛。”大桥镇风貌独特,五县通衢、因漕而兴、商贸繁荣、人文荟萃,曾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春江花月夜》取景之地,又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大桥“依水而兴、因商而荣”“南北赏江湖,潮落潮生终不息;东西达城市,人来人往为何忙”,滨江漕运,因运成市,因市成街,因街成镇,保存着独具特色的滨江商贸城镇风貌。
大桥始有人文遗迹,见于汉代,在境内出土的文物,初有汉代陶罐,后有南北朝铜器,瓷器,以及唐代窖藏金银器,多为国家二级文物。宋、元期间,江淮战火不断,境内多有古战场遗迹,如嘶马,因岳飞抗金驻扎军队而定名。境内两大古寺,开元寺建于唐代开元年间,几经兴废,现存于古镇之西傍,传为一代高僧鉴真出家的祖庭,唐代诗人罗隐、卢纶、刘长卿均曾登寺赋诗。镇东之圣容寺始建于宋代,其大殿之重檐与故宫大殿相仿,为寺庙建筑中绝无仅有。
据江苏省海岸线变化记载表明,大桥在汉代之前,是长江入海口,唐代大诗人张若虚留下“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就描绘了“古称白沙”的大桥风光,“春江潮水连海平,汀上白沙看不见”的诗境与唐代诗人登临开元寺之作所述相同。宋朝时,大桥古镇已成山寨之格局,具有居住与防匪之功能。宋淳熙二年(1175年)大桥镇始有建制。
明朝时,平江伯陈暄开白塔(獭)河沟通漕运,古镇逐渐成为长江上下游货物的集散地,日见兴旺,规模随之扩大,但依然沿袭了宋元时代建筑格局。镇内主要街道以近万块条石花岗石铺成,每块长约三尺,宽尺余,厚四寸,有序地铺成,路中成“目”字形排列,下面青砖砌成水道,各户阴沟与其相通,成为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至今,完整的核心区域旧貌依然。“一府跨两街,左右都相连”的建筑设计,让前门大街为商业贸易区,后门街巷为生活出入区、货物运输区,两者互不影响。镇内民居左右相通,以门分隔,镇外以街道圈门分隔,当圈门关闭时,全镇便成为一个防卫的整体,明朝时,有效地防范了倭寇等匪患的袭扰。清朝时,本地工商业更加发达,已形成了以线业公所为代表的行业商会,号称为“扬州东厢”。在境内三江营设有巡检司,其出土文物“铸造大炮”现藏于区博物馆。
大桥因其地理位置,历史上为南下北上之要冲。1939年,新四军北上抗日第一站也是在此,而在这一站,中国共产党早期留苏的军事将领龙树林洒下热血,壮烈牺牲。陈毅在大桥时,宣传抗日曾对佛教界留下“出家不出国”的箴言。1949年4月,发生在长江大桥镇三江营段面的“炮打紫石英号”,聚焦了世界对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目光。而江都最早的革命政权机构江都县委,也成立于本镇。
悠久的文化,造就了许多的历史名人,报国栋梁。其中存史的知名人物包括:康熙甲戌榜眼顾图河,不仅是皇子的老师,也是桐城学派创始人方苞的恩师,扬州学派创始人之一,留有《雄雉斋集》、《治河策》等大量诗书在世;袁江、袁耀二人同为康乾时代著名画家。袁江后为宫廷画师,善画界面楼台,成为“有清一代推为第一的界画家”,代表作有《骊山避暑图》等;李寿铨是参加同盟会的革命先驱;谢邦定是中国学联第一任主席;曾担任爱因斯坦研究助手的束星北是“中国雷达之父”,顾懋林中国第一列国际列车设计者等等。至今,大桥镇活跃在社会各界的著名人士仍不甚枚举。
大桥古镇的历史建筑被登记保护的有256座,面积54500平方米。其中省级文保单位1处,市级文保单位1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其中金银饰品加工、毛笔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都国画笔厂是扬州毛笔制作传习所,厂长石庆鹏不但是国家级制笔大师,而且是非遗传承人。嘶马的传说,波斯庄的传说,波斯龙骧祭舞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镇党委、政府提出了“开发新区,保护古镇”的建设思路,编制了集镇建设总体规划。设立江都经济开发区后,区镇合一,又重新明确发展规划,进一步突出了“保护古镇、发展新区”的思路。沿江开发十几年来,全镇社会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古镇也得到了有效的投入保护。延续历史,谱写新篇,大桥镇将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江淮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