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峪村地处阳城县东部北留镇北部,南北长2.7公里,东西宽2.5公里,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2006年,郭峪古建筑群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郭峪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据《郭峪村志》记载,郭峪建于唐代以前,在徐纶于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所撰的《龙泉寺禅院记》中有着这样的记载:“东邻郭社之陌,前据金谷之垠,既名额以来标,称郭谷而斯久”。由此可见,在唐昭宗以前,这里已有了郭姓村舍。为郭氏家族所建,故以郭氏命名。在古代,“峪”同“谷”,由于村落处于谷地,故曾名金裹谷。据《郭峪村志》记载,郭峪在唐以前建村。明朝时期,郭峪称 “里”,清朝时期,又称 “镇”。山西省于民国六年(1917年)实行编村制,郭峪里改为郭峪村。
郭峪以其雄伟的防御性建筑群而闻名。依地势而建的堡墙,给人以强烈地震撼:堡墙雄伟恢宏,堡头雉堞林立。郭峪村的堡墙形状很不规则,东西窄,南北长。郭峪堡分设东、北和西三座城门。东门为村子的正门,紧临河岸,是三个门中位置最低的一座。北门建在山坡上,出门便是一条由西向东冲入樊溪河的洪沟,叫北沟。西门叫永安门,建在村的西南角上,是三座城门中位置最高的。一座30米高的敌楼置于村中心,名曰豫楼。
堡墙。郭峪堡墙周长1400米,平均高度12米,临樊溪河岸处高度达18米。郭峪堡墙是中国较为罕见的蜂窝状防御性建筑,雄伟壮观,高大坚固。堡墙“内外俱用砖石垒起,记高三丈六尺,记阔一丈六尺,周围合计四百二十丈。列垛四百五十,辟门有三,城楼十三座,窝铺十八座,筑窑五百五十六座。望之屹然干城之状也”。
城墙内壁随地段变化而修筑的一至三层的砖窑十分具有特点。由于砖窑沿城墙内壁密密排列,一孔接一孔,一层叠一层,因此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蜂窝城”。从外观看,城墙与别处无恙,但是内壁的砖窑却是战乱紧迫形势下最佳的建城方式。聪慧的郭峪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为刚刚被洗劫一空的村庄民节省土方石料的使用,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又为由于兵荒马乱而家破人亡的村民提供了住所,更重要的是,可以为军需调度的官兵提供临时营房。还可通过出租等获利,用于解决修缮费用。《城窑公约》载:“首事者当筑城时,相其城宜增以窑座,一便于居,一便于守。窑凡三层,共计六百零九眼半。积其所入之租,佐修葺守门等费,可不劳持钵而久安之利或庶几焉”。可见郭峪人考虑事情之周。
城墙四角建角楼,从东城门沿樊溪岸向北的一段有两敌楼。敌楼放有瞭望窗,射击孔。与城墙浑然一体。“城之四面隅,有大楼,有角楼,无不形辅势合,首尾相应,臂指相连,如人之一身,血脉往来,畅于四肢,无一气不贯,无一脉不来。”
豫楼。豫搂和堡墙同为防御性建筑。豫搂位于前街的西侧,下范家院的西北角,建于一块较高的地势上。“豫搂”是按《周易》的“豫”挂命名的,含义有三:一是“逸豫”,即安逸和乐;二是“备豫”,即荀子所说:“先患虑患”,就是在祸患发生之前做好防患的准备;三是“顺以动”,即做事情要顺应情势而行。
楼高七层,楼长15米、宽7.5米、高30米。底层墙厚2米,每递高一层,墙递缩0.15米,直至第7层,墙厚0.8米。第一层为暗层,系单孔砖拱窑砌成,内置有石碾、石磨、水井、暗洞,暗洞通过石门,可通暗道,暗道亦为砖拱砌,分有两条都可径通城外。第二层为5孔砖窑,朝东正中门额上镶有泽州庠生王珩于明崇祯十三年所题“豫楼”二字,有炮眼4个。三层以上,均为梁檩木板。五层西墙正中, 镶有墙碑一块,为《焕宇变中自记》;六层西墙正中也镶有墙碑一块,为《焕宇重修豫楼记》。七层四周为34砖堞。砖堞之上,又起檐封顶。楼顶四角,挂有四个钟铃,于风中叮咚作响。楼四角垂直,四墙平展,数百年风采依旧。《焕宇重修豫楼记》载:“楼纵二丈三尺许,横五间,四丈五尺。址其深而坚也。层而上之者七次,极澈顶次计八丈。登斯楼也,心舒目行,忽焉若飘浮上腾,以临碧际”。登上豫搂,不仅使人心旷神怡,更重要的是,可瞭望方圆数里,盗贼无所遁形。
郭峪村浓郁的人文环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教信仰,居民至今还保留着烧香拜佛、求神祭祖的习俗。村中最主要的活动是在汤帝庙举行的春秋二祭,春种时来祷告许愿,秋收时还愿。祭祀由村社统一组织,附近村落也有来参加的。一年二祭是最高的规格,与祭孔、祭关帝相同。汤帝庙中供奉着关公、土地神和管生育的高谋神等,平日庙中祭拜或还愿的人络绎不绝,香火不断。
社火,即郭峪人俗称的红火,亦是民俗之一,“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弄红火”。红火,在劳动人民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表现。曲目有锣鼓、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等等。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心中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