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赋

从明后而嬉游兮[1],聊登台以娱情[2]。见太府之广开兮[3],观圣德之所营[4]。建高殿之嵯峨兮[5],浮双阙乎太清[6]。立中天之华观兮[7],连飞阁乎西城[8]。临漳川之长流兮[9],望众果之滋荣[10]。仰春风之和穆兮[11],听百鸟之悲鸣。天功坦其既立兮[12],家愿得而获呈[13]。扬仁化于宇内兮[14],尽肃恭于上京[15]。唯桓文之为盛兮[16],岂足方乎圣明[17]!休矣美矣[18],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19],宁彼四方[20]。同天地之矩量兮[21],齐日月之辉光[22]。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23]


注释:

[1]明:尊敬之词,贤明。后:君王,指曹操。嬉游:游乐。 [2]台:指铜雀台。 [3]太府:官名。《周礼·天官》有大府,掌府藏会计。 [4]圣德:指曹操。营:建造。 [5]高殿:高大的宫殿。嵯峨:高峻貌。 [6]双阙:古代宫殿、祠庙、陵墓前两边高台上的楼观。太清:指天。此句说明双阙高耸,如浮于天。 [7]中天:天的中央。《初学记》卷二四作“冲天”。华观:华丽的楼观。 [8]西城:潘眉《三国志考证》:邺城有南北二城,而无西城,铜雀台在邺都北城西北隅,所谓西城,指北城之西面。台与城西北楼阁相接,故曰“连飞阁乎西城”。飞阁:架空建筑的阁道。 [9]《水经注》卷十:“魏武又以郡国之旧,引漳流自城西东入,径铜雀台下,伏流入城东注,谓之长明沟也。” [10]滋荣:茂盛。 [11]和穆:和睦。 [12]天功:天之功绩。坦:平直,广阔。《初学记》卷二四作“怛”。 [13]家愿:曹家的愿望。呈:显示出来。 [14]仁化:仁恩教化。宇内:区宇之内。《初学记》卷二四作“宇宙”。 [15]肃恭:敬事尊上。上京:指汉献帝所在的河南许昌。 [16]桓文:指春秋时齐桓公和晋文公。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齐桓、晋文之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盛:大。 [17]方:比。圣明:睿智英明,指曹操。 [18]休:美。 [19]翼佐:辅助。皇家:指献帝。《初学记》卷二四无“我”字。此句阴澹《魏纪》作“翼佐我皇家兮”。 [20]宁:安。彼:语中助词。 [21]矩量:法度;常规。指曹操足为天下之楷模。 [22]齐日月之辉光:指曹操之英明与日月齐光。 [23]永贵尊而无极兮:永远尊贵,没有尽头。东王:即东王父。《海内十洲记》:“扶桑在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宫,太真东王父所治处,地多林木,叶皆如桑。”等年寿于东王:祝寿之词,祝贺曹操与东王公并寿。


赏析:

这篇赋是曹植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铜雀台建造完成之后的建安十七年(212)春写的一篇赋,据《三国志·魏书·卷一九》:“陈思王植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又曹丕有《登台赋》序云:“建安十七年春游西园,登铜雀台,命余兄弟并作。”铜雀台是曹操平定中原之后,于建安十五年(210)冬在邺城西建造的三台之一。虽为游宴之所,但规模宏丽。此台的兴建,实有彰扬自己功绩、确立自己威望的意图。

从写作格式来看,此赋似乎并不完整,开头没有任何的介绍作赋背景的序文,非常仓促。但也可能是即兴之作,援笔立成,体式稍异于旧制。故一开篇就提到“明后”,即作者的父亲曹操,直奔颂扬的主旨。赋的内容首先提到自己随着父亲登台,随即描述铜雀台的宏伟建筑,但更重要的是他借盛赞铜雀台的飞阁高殿来颂扬父亲曹操的丰功伟业,与天地日月齐同。同时他也祝贺了父亲将与东王公一样万寿无疆。本赋采取骚体,情感丰富。不仅描写了自然景物高台风光,更重要的是称颂了父王功勋、曹家霸业,不仅体现了其诗人才情,还充满了关心家国的政治热情。所以曹操看了小儿子的即兴之作,要“甚异之”且刮目相看了。

(苏瑞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