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辟谣|关于血脂最常见的4个误区

我们都知道“三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祸根,其中高血压、高血糖相对比较好理解,但是很多人对高血脂(或叫高脂血症)的理解往往不太正确,甚至有很多误解。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关于血脂的那些误区。

误区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跟血脂没关系

我们在医院经常能遇到一些患者,他们的检查结果上显示甘油三酯或胆固醇高出了好几倍,可是患者却说自己血脂不高。医生指着化验单问:这不都高出几倍了吗?怎么还说不高呢?

患者回答:这不是甘油三酯吗?这不是胆固醇吗?没写血脂呀?

其实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当这两项升高的时候,就表示体内血脂升高了。

误区二:甘油三酯升高就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甘油三酯是脂质的组成成分,是甘油和3个脂肪酸所形成的酯,空腹甘油三酯在0.56~1.70mmol/L这个水平;1.70~2.30mmol/L为边缘升高;≥2.30mmol/L为升高。

有人在化验后看到甘油三酯升高,直接反应就是害怕自己会得心脑血管疾病。这种担忧有一定原因:甘油三酯升高会导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从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但是甘油三酯升高早期,我们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等,来干预降低心血管整体危险水平,不需要过度恐惧和担忧。

当甘油三酯超过5.6mmol/L的时候,最危险的是可能会引发急性胰腺炎,可别小看急性胰腺炎,这可是会危及生命的疾病!

误区三:只查血脂两项,不查血脂四项

很多朋友去医院查血脂,甚至一些医院的医生开血脂检查项目,就只查血脂两项: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这个做法不能说错,但是不够全面。

虽然血脂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但胆固醇升高对心血管的影响更大,而胆固醇本身又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当我们拿到一份血脂化验单,要看甘油三酯,要看胆固醇,更要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所以,我们去医院体检或复查,一定要查血脂四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误区四:血脂高就得吃药

很多人拿到血脂化验单,发现自己的血脂升高了,就想赶紧吃药“顶下去”。其实,血脂高并不代表就必须吃药,还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无需吃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后能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所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好事,并不是疾病,就更不需要吃药了。

2.甘油三酯升高不一定吃药。

甘油三酯升高后也不一定必须马上吃药,甘油三酯升高的原因是饮食不健康,尤其是肥腻油炸食物吃得过多。一旦发现甘油三酯升高,但并没有高出5.6mmol/L,并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的话,就可以先通过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杂粮以及坚持运动来控制;如果发现甘油三酯高出了5.6mmol/L,则就需要马上启动降脂药物治疗,以免引发急性胰腺炎危及生命。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使不高可能也得吃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如果是在单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没有合并任何别的高危因素情况下,需要根据其数值来判断:

A.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没有超过4.9mmol/L,可以先通过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来控制,观察3个月左右,复查后再决定要不要吃他汀类药物;

B.如果高出了4.9mmol/L,那么就需要尽快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降脂治疗。

如果不是单纯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而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尽可能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2.6mmol/L以下,这就需要药物控制;如果合并了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支架、心脏搭桥、脑梗死等,不管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多少,都应该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且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到1.8mmol/L以下。

总之,血脂升高后要不要吃药,需要具体看待是哪一项血脂升高,升高多少才能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