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之后,人们格外关注冬季养生这个话题,朋友圈中流传不少冬季“养生方法”“生活窍门”。在此提醒大家,冬季健康养生要注意避“坑”。
睡前泡脚并非越热越好
冬天养生,坚持用热水泡脚倒不是谣言,但很多人认为洗脚水越热越好,这就属于“误区”了。太高的水温会破坏足部的皮脂膜,因此泡脚水温最好不要超过40℃。另外,泡脚时间也不是越长越好,需要因人而异。幼童和老人泡脚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成年人在不断加入热水保证水温的前提下,泡脚不要超过半小时。专家提醒,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以免引起肠胃消化不良,泡脚后也不要马上睡觉,因为脚部有很多穴位,可以揉揉脚底,增强泡脚功效。
加湿器里别添“作料”
有人提到可以在空气加湿器中加入板蓝根、醋等,既能加湿空气,也能预防感冒。专家提示,加湿器滥用添加物的做法既不科学,更可能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真正用于治疗且能作用于肺部的药物,必须具有一定的水溶性、脂溶性,有一定的微粒直径,能与肺泡上皮细胞相结合,从而被毛细血管吸收。在加湿器中加入板蓝根或醋,是无法达到这种治疗效果的。另外,有些人本身就对一些特殊的气味过敏,如果突然进入一个含有大量“异味”的环境中,有可能会增加刺激,导致哮喘急性发作等情况,对呼吸道、肺部等器官造成损伤。与其在空气加湿器中加入“作料”,不如每间隔一段时间开窗通风换气。
冬季养生小要领
1.重在防寒健肾
季节的变更常常在我们无意识的时候发生了,那么在天气转冷的时候,我们要先做好防寒的措施,才能保护好自己重要的身体。
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就会产生一派寒象。常见情况有恶寒、脘腹冷痛等。冬季对应的脏器是肾脏,中医认为肾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它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否则就会使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因此,冬季养生重点是“养肾防寒”。
2.炖补养生
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人体阳气受损,饮食调养应以“补”为主。补法中以炖补为佳,炖补制作时间长,有利于营养消化吸收,而且还可以适当加入药材,以增强疗效。炖补时可根据个人体质选用一些高热量、高蛋白质的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适,因为羊肉性温,能给人体带来热量。中医说它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之妙品,是一种良好的滋补强壮食物。
鹅肉:自古以来流传着“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常食鹅汤、鹅肉,可以防治咳嗽,还能补益五脏。
鸭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补阳的食物外,还要注意养阴,鸭肉营养丰富,是滋补妙品,尤适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特别是低烧、虚弱、食少、便秘和水肿的人,食鸭肉最有益。
3.药膳养生
中医认为,冬季选用温补中药,可增强人体脏腑活力,不仅有益于这一时令的防病强身,还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通过中医养生调理,还能改善女性血气虚弱、容颜衰老等问题。很多人都会有虚不受补的情况出现,“虚不受补”即患者体虚,而不能接受补药之谓也。主要原因是脾胃虚弱。由于胃的消化与脾的运化功能差,而补品又多为滋腻之品,所以在服用后,不但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了胃肠负担,出现消化不良等症状。
(综合中工网、人民网、凤凰网等)
原标题:每日辟谣|冬季养生 注意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