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陈子江,1959年10月生于湖北武汉,祖籍湖南浏阳,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相关的临床诊疗与科学研究,是国内较早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专家之一。
30多年前,苏应宽觉得中国的生殖医学还有大片“空白”,陈子江应该去“填一填”。于是,陈子江拿起画笔,在这张“白纸”上,勇敢地画了起来。
陈子江在导师苏应宽的指导下创立了山东大学生殖医学专业。她希望,中国临床医学的发展能走在世界前列,跟已跻身世界前列的基础研究联合起来,走一条更有前途的转化医学创新之路。
“我得赶紧跑起来,哪怕吃再多的苦”
1979年,陈子江考入山东医学院(山东医科大学前身)临床医学专业,此前的下乡经历,让她特别珍惜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这一学,就是10年半;这一来,便未曾离开。
作为山东医学院首批两名博士研究生之一,陈子江师从我国著名妇产科专家苏应宽教授,从事妇产科学和生殖医学的研究。生殖医学是苏应宽为陈子江确定的研究方向,“病人的渴望,就是你该做的事。我们应该用最先进的技术来解决患者的难题”。陈子江至今都记得苏老师的话。
当时,国内还没有生殖医学的学科概念,在苏应宽指导下,陈子江从“0”开始,以动物实验“开道”,踏踏实实研究,解决一道道难题。
“那时我们实验室的条件极其简陋、艰苦,近乎作坊。没有净化设备,就用喷水壶反复喷水作为初级除尘方式;没有层流和超净工作台,就用简单木质台罩和布帘代替。”经动物实验反复验证后,陈子江开始大胆谨慎地探索临床试验。
为避免开腹取卵给患者造成的痛苦、简化受精卵体外培育流程,陈子江查阅了大量国外资料,大胆开创超声微创经阴道穿刺取卵—精子体外获能—配子宫腔内移植的技术路线,减轻了患者痛苦。通过该技术,1992年,世界首例宫腔配子移植婴儿诞生。
“现在看来,虽然当时的研究进展只是一小步,但它却是我打开科研大门的‘钥匙’,使我体验到收获的欣喜。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锻炼了我在科研中克服困难的能力。”陈子江说。
1993年,33岁的陈子江被破格晋升为教授和主任医师,这让她深感责任重大。她认为自己的经验仍需积累,必须快马加鞭做点事情。“我得赶紧跑起来,哪怕吃再多的苦。”
既要“阳春白雪”又要“下里巴人”
刚攻克了出生难题,陈子江在临床上又看到了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问题。有的患者连续生育遗传病儿,有的患者5年甚至10年“试管婴儿”不成功,生育时间窗眼看就要关闭。“个人等不起,国家也是如此。”陈子江下决心,一定要做好产前遗传学筛查,确保优生。
为建立开展优生筛查的平台,她向科技部申报,建立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答辩汇报时,陈子江对评审专家说:“治疗不孕症一定要和优生优育结合起来,我们从事生殖医学研究的人有责任从源头控制出生缺陷的发生。”
2015年,我国首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联合无创产前单体型分析遗传性耳聋基因健康试管婴儿诞生,实现了耳聋防治从治疗到预防性优生的里程碑式突破,阻断了该遗传病的家庭垂直传递。
2018年底,高IgM血症合并染色体罗氏易位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的第三代试管婴儿出生,由于植入前已与患病的哥哥进行HLA配型,婴儿出生后的脐血干细胞可帮助哥哥治疗其高IgM血症,这是目前国内外尚无报道的成功案例。
陈子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说明辅助生殖结合分子遗传技术不仅可以解决生育困难的问题,还能实现优生,救助有遗传疾病的患儿。目前,陈子江团队已自主开发出覆盖100多种遗传病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每年帮助1000多个有遗传病史的家庭生育健康婴儿。她觉得,能帮助患者生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最快乐的。
“高精尖的技术要‘闯’,那代表着国家的水平。但医生不能只做‘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踏实解决患者的需求。”在陈子江看来,临床治疗不规范,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然而,行业标准的制定“不是几个专家坐下来探讨一番就可以商定的”。历经数年,陈子江牵头全国数十位专家联合制定了我国生殖领域多项行业标准/指南——《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标准、《不孕症诊断指南》等,在推动我国生殖疾病诊治规范化上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这项工作异常繁琐,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很多。但再难再累,也必须去做,这是一名医者的初心。”陈子江说。
为医为师为他人
无论是诊室,还是办公室,陈子江一直把导师苏应宽的照片挂在墙上。谈及自己的恩师,陈子江说道:“他是一个平凡却特别伟大的人。那时候没有‘帽子’、没有论文,他不‘唯’别的,只‘唯’患者。”
如今,陈子江也成为一名老师,她很清楚自己该教给学生什么——“病人的渴望,就是你该做的事”。
陈子江也时常会与学生讲起自己曾经的学习经历。“或许陈老师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把老师教给她的,传授给我们。”陈子江的学生颜军昊告诉记者。
长期的临床实践让陈子江深刻感受到,要想解决临床上的疑难杂症,必须先了解其发病机理。多年来,陈子江带领团队开展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的相关研究,为临床诊治与预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其实,并不是每个医生都要成为‘医生科学家’,但医学的进步需要‘医生科学家’。”陈子江认为,医学科学需要创新,“医学科学家”要不断地做从“0”到“1”的创新。医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反思,怎样才能给学生更宽松、更利于从“0”到“1”的创新环境。“我们应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不是直接授予他知识和本领。”陈子江说。
2019年,陈子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但让陈子江最自豪的身份并不是院士或院长,而是医生和老师。“作为医生我得到了病人的认可,给病人解决了问题。作为老师,学生在我这里成长,成为优秀学者和医生,服务更多的病人。这比我发表世界领先的成果更值得骄傲。”陈子江说。(中国科学报见习记者辛雨 记者廖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