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一个骨科医生要面对大量患者,我希望用医工结合的技术手段为医生们提供辅助,提升国内的骨科诊疗精准化、个性化水平。”王少白说。
王少白表示,虽然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但是他一回到上海就感受到了祖国的温暖,不管是地方政府良好的营商环境,还是医疗行业对新兴技术的支持,都让他受到很大鼓舞。
海外求学十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他却果断放弃年薪百万元的优渥工作回国创业,白手起家成立深耕关节精准诊疗的科技公司,跟“骨关节”较上了劲……
他就是上海体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上海逸动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少白。王少白出生于1985年,他曾以运动生物力学、骨科医疗和康复领域的一系列产品创新及研发成果获得2019年度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是当年度最年轻的获奖者。
“骨科手术中,虽然有高精尖的检测设备,但主要还是依靠医生的经验进行判断。”王少白说,“这让我们产生一个思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做新一代骨科诊疗的标准化评价产品,这样既能辅助支持大型三甲医院的医生,也能把更好的手术方案带到偏远地区,提升那里的诊疗水平。”
在位于上海市松江区的逸动医学公司,记者见到了王少白,他兼具学者和创业者的气质,腼腆内敛的外表难掩创业激情。
求学期间,医科和工科复合的背景让王少白敏锐地发现了骨科诊疗的智能化需求。2012年博士毕业后,他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选择投行等高薪工作,而是孤身回到家乡上海,开启创业之路。那时候,他几乎没有下班的概念,为了省下回家路上的一个小时,经常在小小的办公室里过夜,做梦都能梦出一些产品创意。
身体上的苦是小事,精神上的苦更难熬。前三年,公司吸引不到投资,全靠王少白家里支持的钱撑着。
“会担心浪费了家里辛苦攒的钱,蹉跎了时间,甚至会对自己的创业理念产生怀疑。”王少白说,“但只要没到山穷水尽那一天,我还是会坚持,创业人都是吃过苦、能吃苦的。”
各类检测仪器和手术机器人摆满了公司展厅,可以给运动状态的骨头拍“电影”。
“关节的很多疾病状态都体现在运动过程中,但骨科拍片是静态的,我们因此研发了评价关节动态特征的设备。”王少白扭动骨关节模型,向记者展示公司的第一款产品,“膝关节运动功能参数检测仪可以测量膝关节在各类运动状态下的数据,评估关节的运动功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支持。”
2015年,获得一家大型骨科企业的2000多万元投资;2019年,第一款产品面向市场销售,数十位三甲医院专家认为,将来判断骨科关节问题会越来越多使用到动态检测设备;2021年,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继续突破,把各类经典骨关节手术方案“装”到机器人的“大脑”里……王少白的创业路曙光初现。
在王少白的创业团队里,大多是年轻的技术研发人员,用腼腆内敛、埋头苦干来形容他们十分贴切。侯尧是其中一个“90后”研发人员,201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回国工作时,他毫不犹豫地放弃去大公司的机会,选择加入王少白的创业团队。
“我们正在研发关节韧带重建机器人,很多技术上的创新让我感到自豪。”侯尧说,在这里,他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每一款产品都凝聚着自己的努力。
除了在公司,王少白把大多数时间投入到学生教育上。他在上海体育学院开设了生物力学等课程,并担任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五年间,他指导过的学生已有数百人。
“‘创业’的第一个字指创造,第二个字指事业。所有创业人都面临着不确定性,只要大家内心怀着这样远大的目标,就会用百分之百的努力,朝着希望不断往前走。”王少白说。(新华社记者周琳 董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