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有名菜

小时候的暑假,母亲每天早早起床,先拌一碗凉面,煎好两个荷包蛋,最后,从篮子里挑一个大番茄,烫水、剥皮、切片、撒糖……手脚麻溜,一气呵成,菜码齐齐整整码在洁白瓷盘里,这是独属我的营养早餐。我扒拉完面条,坐在沙发上,打开电视机,捡一片糖渍番茄送入嘴里,又当蔬菜又当水果,入口甜丝丝、清爽爽,说不出的受用。

中午,母亲匆匆赶回家炒菜,她将西红柿切成块状,将鸡蛋液捣碎,裹在西红柿上,江南人口感偏甜,放两勺白糖,那口感妙不可言。关于西红柿炒鸡蛋,相传它的发明者是末代皇帝溥仪,溥仪自幼对西餐就很感兴趣,有一阵子,他手头紧张,上不起西餐馆,他想到西餐里的罗宋汤,灵光一现,把西红柿和土鸡蛋放一块儿炒,尝了一下,居然出奇的美味。

后来,西红柿和鸡蛋这对“黄金搭档”在全国流行起来,老饕汪曾祺在他的《炒鸡蛋》一文中提到番茄炒鸡蛋:“炒鸡蛋天下皆有。昆明的炒鸡蛋特‘泡’。一颠翻面,两颠出锅,动锅不动铲。趁热上桌,鲜亮喷香,逗人食欲。番茄炒鸡蛋,番茄炒至断生,仍有清香,不疲软,鸡蛋成大块,不发死。番茄与鸡蛋相杂,颜色仍分明,不像北方的西红柿炒鸡蛋,炒得‘一塌糊涂’。”可见,“一万个厨师做出来的番茄炒蛋有一万种不同的味道”。

西红柿是一样“百搭”配菜。苏州美食界一代宗师陆文夫,他别出心裁自创了一道番茄碗虾仁,在他的小说《美食家》中有这么一段:“朱自冶故作镇静,把一只只的西红柿分进各人的碟子里,然后像变戏法似的叫一声‘开’,立即揭去西红柿的上盖,清炒虾仁都装在番茄里!人们兴趣盎然,纷纷揭盖。朱自冶介绍了,‘一般的炒虾仁大家常吃,没啥稀奇。近年来也有用番茄酱炒虾仁的,但那味道太浓,有西菜味。如今把虾仁装在番茄里面,不仅是好看,请大家自品。注意,番茄是只碗,不要连碗都吃下去’。”

传说清乾隆微服下江南,来到姑苏一家饭馆。老板炒了一盘鲜虾仁,觉着招待眼前这位贵客略显寒碜。他看见锅底焦成块状的一层锅巴,忽然福至心灵,他用铲子起锅巴,与虾仁一起装盘,特地炒了一份番茄汁,为了让客人体验到苏邦菜的色、香、声、味俱全,老板当着乾隆的面,将一勺泼辣滚烫的番茄汁浇在虾仁、锅巴上,冷热交替,发出一声巨响,把乾隆吓了一跳。古人称天子为龙,因此这道菜另有一个别名唤作“春雷惊龙”。惊吓归惊吓,但见盘中虾仁玉白鲜嫩、锅巴金黄松脆、番茄红润酸甜,香味扑鼻,养眼又可口,吃得乾隆心花怒放,故赐名“天下第一菜”。做这道菜有点费功夫,要先将虾仁与鸡蛋清、淀粉、少许盐搅拌均匀,起锅烧油至六成热,投入虾仁滑炒,出锅备用。将压好的米饭片放入锅中,煎炸至两面金黄,捞出沥油,制成锅巴,将虾仁、锅巴盛在白瓷盘中,而后煸番茄酱,用水淀粉勾芡出锅,浇在虾仁、锅巴面上。

苏州有一道享誉中外的名菜——松鼠鳜鱼。苏州人平时很少吃,家里厨子也做不来,偶有外地亲友、贵客上门,带上馆子去吃。这道菜做工繁复,一是对刀工的熟练驾驭,二是对油温的精准控制。光是大厨那一套行云流水的操刀功夫,便让人望尘莫及,比如,从中心脊骨上分离两片鱼肉,要做到“骨不粘肉,肉不粘骨”,在鱼片上开菱形花刀,“刀切下去,切到底又不能切破皮”;下锅油炸分初炸和复炸,下锅之后,一手拎住尾巴,另一手用炒勺往上不停淋油。定型之后,摆盘上桌,但见鱼首微昂,鱼尾高翘,最后的神来之笔在于那一勺以番茄酱为主调料的滚烫卤汁,鳜鱼受热发出“吱吱”叫声,因“头昂尾巴翘,色泽逗人笑,形态似松鼠”,故称之为“松鼠鳜鱼”。外酥里嫩的鱼肉搭配上酸甜可口的番茄汁,尝上一口就让人很“上头”。

原标题:苏州有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