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距七眼桥镇东南八公里的云鹫山峡谷中,周边与本寨、雷屯等7个屯堡村寨相邻,合称“云峰八寨”,始建于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间),属于滇黔古驿道上设置的商屯,供人歇脚的地方。
一、村域环境分析描述
山川:东侧为飞凤山和老太关山,海拔分别为1482、1498米;西面为云鹫山,最高处海拔1600米;水系: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质:粉质黄色石灰土,主要母质类型为碳酸盐岩石风化物为主、砂岩风化物、紫色砂页岩风化物等;地貌:高原丘陵低中山地地貌,属喀斯特山地;重要树木:大榕树,树龄大约200余年,冠幅13m,高约11m位于古戏台旁;桂花树,树龄有100多年,冠幅10m,高约7m,位于后巷;农作物:水稻、玉米;植物:草皮、荆棘;动物:水族类有鱼、黄鳝等,青蛙、蟾酥等;爬行类有蛇等;鸟类有野鸡、野鸭、麻雀、画眉、斑鸠、乌鸦、鹰、燕等;哺乳类有鼠、穿山甲、黄鼠狼、野猫等;昆虫类有蜻蜓及各类昆虫;家禽类有鸡、鸭、鹅等;家畜类有猪、猫、狗、牛、马等;文物古迹、重要古建:大屯门,歇山顶式建筑;明清一条街,全长大约六百余米、宽约3到5米的古街;社管会,一座保存完整的四合院;古戏楼,清代建立;财神庙,建于清代;德生昌药铺,商铺石雕称须弥座式铺台;洋房(红房子),建于民国时期,共三层;云山寺,位于云鹫山顶;玉皇阁,重檐式攒灵歇山顶建筑;大佛殿,始建于1489年。
二、传统建筑基本信息表
民居建筑于谷地两侧,或单体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平行排列式顺山体布局。本寨古民居建筑靠青山坡北依山而建,前以三岔河为屏、后依青山为障,封闭式自成体系的三合院、四合院相套,整组建筑群建有七座粗大料石砌筑的高层碉楼,云山屯古建筑群石的屋顶、石的山墙、石的街道,各宅院大门雕凿精美的垂花门罩和隔扇门窗,布局严谨、主次有序、结构坚固、紧凑舒适。古民居建筑于谷地两侧,或单体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平行排列式顺山体布局。本寨古民居建筑靠青山坡北依山而建,前以三岔河为屏、后依青山为障,封闭式自成体系的三合院、四合院相套,整组建筑群建有七座粗大料石砌筑的高层碉楼,云山屯古建筑群石的屋顶、石的山墙、石的街道,各宅院大门雕凿精美的垂花门罩和隔扇门窗,布局严谨、主次有序、结构坚固、紧凑舒适。是明代江淮文化和明代屯军文化结合体,有军屯、民屯、商屯等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云山屯村是屯堡文化各种类型的集中体现,至今云山屯历史村落仍完好地保存着众多的明清建筑群和明代军事遗址。例如:古戏楼是这个村非常重要的古建筑。建成后以演京剧、川剧为主,有时也跳花灯。京剧“四朗探母”、“萧何月下追韩信"、“借东风”;川剧“芙蓉花仙”、“古城相会”、“铡美案”等,曾在此多次登台。花灯《八仙图》、《蟒蛇记》、《东买臣》等,也使此楼声名远扬。《铡美案》一剧,唱红了此村,更唱红了此楼,一旦开锣唱戏,四邻屯寨无不闻声而来。“三两步山遥路远,七八人将广兵多",既是此楼的楹联,也是对中国戏曲艺术特征的高度概括;云山的前屯门也称为“大屯门”,是用巨石垒砌而成,两旁的寨墙高大约7-8米,厚约1.5-2米,寨墙全长1000米左右;上面有炮眼和垛口,各处制高点还有众多的哨棚,大屯门初建于明代洪治年间。正德五年,安顺州发生西堡兵变,战祸殃及云山屯,寨墙被毁坏;清朝同治年间,重新修建并增加了它的长度和垛口叠层;屯门为歇山顶式建筑,平时两扇木门,白天打开,晚上关闭;一遇紧急情况,哨兵击鼓为号,则防御战开始,大门随之紧闭。难怪《明实录》写道“兵团聚,春耕秋练,家自为塾,户自为堡,倘贼突犯,各执坚以御之”。清朝同治七年,云山屯的寨墙及屯门在战斗的洗礼中经受了考验,并发挥了它特有的防御功能。据史料记载,大土匪陈小五率贼攻打村寨,乡绅金次甫带领村民防守自卫;最后,土匪们落得:“有越墙者尽死;不能越墙者,皆逃”的下场。后来提督大人亲自赠送金匾,称颂金次甫“平心静气,持正秉公”,赞扬他“捍患御灾”的英勇护村精神。财神庙建于清代。因为云山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躲避匪患的理想之地,于是各地商人慕名而来,云集于此,出于求财保平安的目的,便修建此庙,供奉赵公明之帅。后来,又将观音菩萨请入庙中。每逢正月初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的观音盛会,这里就成了念佛比赛场地。虔诚的信士,手捻佛珠,口中吟唱不绝,此起彼伏,通宵达旦。场面肃穆、祥和,非常壮观。此房建于民国二十四年。房屋及附属设施(包括碉楼)占地面积约120平方米;洋房建筑面积约316平方米。红房子因由上海工程师设计,上海人施工,故称为“洋房”。房内共分三层:一层为堂屋,左右为卧室;二层中间为客厅,左右为闺房;三层曾办私塾,招有数名学生,请先生讲学,教材为四书五经之类。天井以青石铺就,工整美观;门前石阶做工精致,台阶两侧曲形图案,形若盘龙,打磨如玉。房左有鱼池,池边悬岩流出一股水,长年不涸,因势而建。随天气冷暖,鱼或进或出,浮上浮下,勃勃生机。花园以冬青作围,芍药、牡丹、龙菊、丹桂、腊梅,交替吐艳,各展风姿。该房系金耀堂公率子所建。此公生于前清同治癸酉。因秉性豪爽,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故其墓铭志云:“云山苍苍,河水茫茫,我公之风,山高水长。”
三、历史环境
明洪武十四年九月,朱元璋命颖川侯博文德为征南将军,率军入黔,直捣云南,消灭元残余梁王统治,平定西南诸夷,统一中国。当时大军粮草需要从四川调运,因道路不畅,需要人工背运,故在滇黔古道上设置了多个用于休息的商屯,云山屯即是其中一个。洪武十五年二月平云南,但屡克屡叛,遂设屯田驻军,以图永镇。故云、贵、川驻军屯田,星罗棋布。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安顺设普定卫,其地界为屯田驻军的重地,云山屯作为商屯有了较大发展。清王朝建立后,明代的卫所屯田制度为清代的八旗、绿营兵制所取代,明代卫所屯田制之实名不复存在,失去政权为依托的卫所军户自然也转为民户,成了普通老百姓,但原来的屯、堡、铺、哨却按旧时称谓沿袭下来,前代屯军的后裔仍住在屯堡之内,其建筑风格、语言、服饰、婚丧、节庆等习俗并未因改朝换代而受到冲击、改变。民国时期,云山屯属云峰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二铺区云峰乡。现属安顺市西秀区七眼桥镇。2001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