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熊口镇

熊口镇位于潜江市中部,东北距潜江市城区16公里,镇中心地理坐标为东径112°46′,北纬30°18′。该镇依南北向的东干渠而建,与熊口农场隔河相望,南临襄岳公路,东距东荆河约4公里,北离318国道14公里,镇域102平方公里。

一、环境条件

(一)历史沿革

明朝以前,熊口镇以南均属沼泽地区,大小湖泊星落棋布,唯熊口镇向北有方圆几百亩陆地,经水路登陆仅这里有一港口,民间称为“湖口”。湖口住一熊姓渔民,并开有一小店,供上湖口的人歇息。时间一长,百姓及过往的人们都习惯地称这个湖口叫熊家口,后改为熊口,沿袭至今,为现熊口镇的雏形。

明朝中期始,熊口逐渐成为沔阳、潜江等地通往沙市、江陵的必经水道,过往商贾、游人每天有千人之多,停船多达数十只。到明末,这里已有住户数十家,逐步形成了地域集贸中心。

清朝末年,这里发展形成三条主干大街,即现在的熊口街(红军街)、步行街、河街,占地面积约13万多平方米。集镇上有码头、杂货、花行、杂粮行、当铺、榨坊、染坊、铁匠铺、蔑货、木条行、药铺、私塾学堂、戏楼等工商企业和文化设施。从而发展成为当地经济、文化中心及水陆交通枢纽。

民国时期,由于这里地域要道咽喉,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战事频繁。因此,集镇规模发展缓慢。

1930年2月中旬,由孙一中任军长,周逸群兼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全歼龙湾、熊口之敌,进驻熊口,军部设在熊口街王松和药店。政委周逸群召开群众大会,宣布了鄂西特委颁布的“对当铺实行二十洋以下的无本取当,二十洋以上的无利取当”的政令,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开展减租减息运动,没收地主豪绅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2月底,又集中兵力,分三路攻占潜江县城,接着攻克渔洋镇、新沟咀等地。至此,江陵、石首、潜江、沔阳的割据大体上联成了一片,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1930年7月,贺龙率红二军团在攻占潜江、天门等地后,进驻熊口,军团部设在熊口街胡夫先家,并在此建立了潜江县苏维埃政府,组织革命武装,扩大红军,建立赤色游击队,配合红军作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革命洪流,为创建湘鄂西苏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1年秋,国民党对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大“围剿”,掘堤灌水,水攻苏区,造成监利、沔阳、潜江、江陵90%苏区被淹,灾民近百万,贺老总率领红三军到熊口,军部设在原红二军团部屋内,指挥生产救灾,并亲自率领红九师25、26两个团和监利、江陵、沔阳、潜江四县民工,在20天内,筑起了田关堤。在东荆河段,以数月的时间,完成了二百多里堤防工程—“红军堤”的修筑工程任务,扫除了水患。在筑堤期间,还粉碎了敌人的八次袭击。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了55万大军向豫皖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贺老总率领部队又一次进驻熊口,仍住在原红二军团部,指挥红三军主力从黑流注过河攻占潜江城,随后全歼范绍增的率部。这次胜利,不仅削弱了围剿军的两翼,也制止了江北敌军的攻击,不仅保住了荆南、江陵、潜江苏区,而且使荆门、当阳一带的党组织扩大了部分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1947—1948年潜江县政府设在熊口镇;1949年,县政府方迁往园林镇,熊口镇则设区政府;1958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县辖镇。

(二)传统建筑特点

熊口镇的传统建筑,大部分建造于清代中晚期,其建筑保留了清代长江中游民宅的典型特点。建筑以木构为主,砖、石为辅,设有封火墙,靠门面部位的墙头上还有龙爪墙垛。从布局上讲,有四合院和连体四合院等。四合院均有阁楼,民间称转阁楼,且栏杆上雕有花鸟、动物生肖等图案,厅堂的大门叫格门,格门上雕有“四云伴月”和门神等图案,门前有些大户人家还有石虎、石狮等吉祥动物,天盖全用清朝布瓦,屋脊用布瓦堆砌而成,且脊头和脊中都由泥瓦匠画有较为精美的图案,有的还在门前檐用铁板搭有过街棚,这些都具有江南合院式建筑风格,同时具有江汉平原古建民居文化遗产的特点。

熊口集镇的原貌为三条主街,即红军街、步行街、河街四条小巷组成,街、巷相连,交错相通,街面全用青石板铺筑,街道两旁民宅均属大小店铺,一般房屋地面均比街道高出尺余,在高低差中间用砖砌成两坎坡,民间称其为“疆台坎”。街面的下水道均用城台砖建成,通往低洼处或河道。

(三)分布情况和原貌保存情况

1、分布情况

熊口镇内的三条历史老街基本保存完整,呈平行、南北向分布。

(1)红军街

红军街,原名叫后街,位于熊口镇的中部,该街呈南北向贯穿整个熊口镇。全长500m,占地面积为22500平方米,因土地革命时期,贺龙率红军战斗、驻扎在此街,而得名。1984年11月12日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在潜江熊口镇视察工作时,亲笔为“红军街”提写了街名。现存1930年所设红军街的领导机关有:湘鄂西中央分局、红二军团部、四师师部、警卫团团部、十团团部、十一团团部、十二团团部、红二军团前敌委员会、红六军军部、四十六团团部、四十七团团部、四十八团团部、四十九团团部、廿一团团部、八师师部、廿二团团部、廿三团团部、廿四团团部、九师师部、廿五团团部、廿六团团部、廿七团团部、教导团团部、湘鄂西中央分局工作团团部、中共潜江县委会、潜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1931年7月至1932年8月红三军所属部队驻熊口旧址有:红三军军部湘鄂西中央分局、参谋部、地方武装科、机要科、管理科、赤卫街队部、独立团团部、七师师部、十九团团部、二十团团部、五十团团部、五十一团团部、十七师师部等,共计48处之多,均保存较好。

(2)步行街

步行街,亦称中街,是紧邻红军街的一条传统老街,与河街平行相伴,位于现熊口集镇中部,全长320m,占地面积为24000平方米,由于街道狭窄,不能走车,只能行人,所以称之为步行街。现保留有清代伏地轩书院(商铺)、丰家大屋等传统历史建筑23栋。

(3)河街

河街是依熊口老河的一条原始街,全长400m,包括三条老巷,占地面积41000平方米。现保留的清代历史建筑有郑明才、龚祖国、邱道付、黄文举、刘益红等老屋147栋,是熊口镇保留历史建筑最好的一条街。

2、原貌保存情况

三条老街,基本上保持了民国时期的旧貌。文革时期,部分青石砖被挖走,30%的旧址已经撤换、改修,但大部分建筑还保存完好,现保存有210处古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1983年潜江县文物普查时将红二军团部、红六军军部、红三军军部及新四军豫鄂边区襄南军分区司令部等48处旧址公布为“潜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将“熊口红军街”公布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11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将街内的“红二军团部旧址、红六军军部旧址”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1995年起,熊口镇政府对文物保护也提出了各项规章制度,使之得到了有效保护,并于2000年下发了《熊口镇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熊口镇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正因为有各级政府的重视,所以三条老街的历史风貌及革命旧址保存完好,完好率达70%。

(四)自然、人文环境

熊口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常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最高温度40度左右,最低零下6度左右,年平均温度在16度左右,且很少见到其他灾害性气候。

解放初期,熊口镇,特别三条老街传统商业很发达,有杂货、花行、杂粮行、当铺、榨坊、染坊、铁匠铺、蔑货、木条行、药铺、私塾学堂、戏楼、饭馆等商埠作坊,至今还沿袭的手工业有榨坊、染坊、铁匠铺、蔑货等。饮食业有茶馆、熊口烧腊馆、熊口作饼等。源于本地,流传至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江汉皮影、荆州花鼓戏、潜江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潜江草把龙灯、潜江木雕等。

二、熊口镇历史特点及价值评估

(一)熊口镇历史特点

熊口镇历史悠久,明代兴起,清代已发展成由三条街道组成的集镇,大部分建造于清代中晚期,其建筑保留了清代长江中游民宅的典型特点。民国时期,由于市井繁华、交通便利,成为国民党反动派与共产党必争之地。1930年至1932年间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军事首脑机关就是建立在此,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部驻守于此,曾多次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熊口镇的革命历程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和壮大做出重大贡献。

(二)价值评估

1、历史价值。土地革命时期熊口镇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也是贺龙、周逸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活动的中心地带。1930年3至5月,孙一中任军长,周逸群兼政委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军部设在熊口街王松和药店。周逸群政委在熊口指挥全军,将江陵、潜江、沔阳、监利四县的乡村根据地联成一片。使汉水南北、长江、汉水之间,除沙市、监利城外,广大地区都成为苏区。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0年至1932年间,贺龙元帅率红二军团曾多次长时间驻扎在熊口镇熊口街,指挥全军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骚扰,并经历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最终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从而,熊口镇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军事机关所在地,为保卫洪湖苏区,扩大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苏维埃政权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艺术价值。保护区旧址的建筑都始建于清代,大部分是砖木结构,且保存较好。其建筑特点都保留了清代民宅建筑群的风格,具有江汉平原古民居的建筑特色。建筑布局为前铺后室,其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而具有南方特色。建筑旧址集中于熊口镇三条老街、巷两侧。形成了水乡园林小街的古朴韵味,具有朴素的美感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3、科学价值。熊口镇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其旧址所组成的古民居群既具有江南民宅特点,又有江汉平原本地独有的特色,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清代古民居建筑风格,建筑形制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同时,对研究当地古代建筑技术也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