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楮岛村

东楮岛村,位于宁津街道办事处最东端,桑沟湾出口南岸,北东南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0华里,西面一路通陆,与马栏耩村接壤。全村耕地426亩,无山峦,居民184户,人口460人,距威海机场40公里,距国家一类开放海口石岛港20公里,水陆交通十分便利。这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为11.4℃左右。该村传统名居“海草房”以石为墙,用海水里生长的植物海带草作为材料铺缮屋顶,冬暖夏凉,百年不腐,是胶东一带颇具特色的民居建筑,具有一定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东楮岛村建村于明神宗万历年间,其村名由来相传还有一段历史传说。16世纪末,丰臣秀吉用武力统一了日本,把持了日本国政,“并欲侵中国、并朝鲜而有之”(《明史·日本传》)。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丰臣秀吉派兵侵入朝鲜,日本侵略军在釜山登陆后,到处“放兵淫掠”。号称朝鲜三都的汉城、平壤、开城,遭到严重破坏,“数百里间,荡为灰烬”(《继皇朝史略》),朝鲜“八道几尽没”(《明史·朝鲜传》)朝鲜人民纷纷外逃,很多人乘船逃到山东半岛来,其中有一船在海上遇到风暴,抢滩登上海岛,全船人得以获救,为感激上苍,特在岛的东南建立一座庙宇以作祭祀,并在庙宇周围栽上楮树,楮树逐渐栽植下来,遍及全岛,因此“楮岛”叫开了,又因其位于陆地东端,故名东楮岛。据该村村志记载,明神宗万历年间,卢姓居民由今宁津办事处宁津所村徙此定居成村,清顺治年间毕姓居民由今东山街道办事处柳树集村、王姓居民由今宁津街道办事处所东王家村相继徙此居住,原卢姓居民外迁,现有王、毕、张、姜、吴、杨六姓分居于全村。自明万历年间至今400余年卢氏及陆续迁入的毕、王等氏在此居住生活,兴建了民宅、祠堂、庙宇、学校,修建了水井、道路等,逐渐达到今天的村落规模。

东楮岛村古老的历史遗迹和传说以及极具海文化特色的渔家民俗既多姿多彩,引人遐想,又极富历史文化内涵。

(一)海市蜃楼黑石岛

荣成县志记载石岛湾楮岛和镆铘岛之间,有一黑石岛,此岛距楮岛6—7海里,“岛上二洞穴,深不可测,旁有数岛连络映带,春夏之交,往往见海市。”

石岛湾春夏之交是多雾季节,登上黑石岛,即可见到云雾虚幻缥缈的都市楼台榭阁,峻山秀水的林园,人行车驰,被称之为“海王龙宫的显现”,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对海市曾作过精彩的描述:“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荡摇浮世生万家,岂有贝阙藏珠宫……”从中可尽情领略“海市”奇幻景色。

(二)杨继业海葬黑石岛

黑石岛,相传是杨家将的祖茔地。

杨家将的传说,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话说,杨继业率兵北伐大辽国,因主将潘仁美的错误指挥,他孤军被困于陈家谷口(在今朔县南),受重创,不愿为敌所俘,碰李陵碑,壮烈牺牲。后人有诗赞曰:“铁石肝肠断断兮,甘心就死李陵碑,凛凛正气弥天地,烈日秋霜四海知。”杨继业死后,宋太宗厚葬其于杨家祖茔地黑石岛下面一个很大的洞穴中。

至今,在海水清澈时,从黑石岛上还可以隐约看见海水下面洞穴前的石马、石羊、石碑等墓地的印记。

(三)渔家习俗讲究独特,丰富多彩

世代渔民以渔为生,面对既能赐福又能带来灾祸的浩瀚大海,又敬又畏,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渔家生活习俗,突出表现在:

一是历代相传下来许多忌讳。

例如:吃鱼时忌说“翻”字,出海难事故时忌说“海”字,忌说“煤”字,忌说“下海”、“下饺子”,忌“在船上将脚伸进海里”,忌“把筷子横放在碗上”等禁忌,都是渔民为了讨吉利、博口彩而代代相传下来必须谨记的“讲究”。

二是普天同庆“渔民节”。

渔民节来自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节”。古语说“谷雨百鱼上岸”,这是渔民最为期盼的事情,因而谷雨这天就被渔民当成了自己的节日。

为了祈求海神、天后娘娘、龙王、船神赐予丰盛的鱼虾,保佑平安、合家欢乐、兴旺发达,谷雨这天,渔村热闹非凡不亚于过年,家家户户提前蒸好大饽饽(馒头),购买鞭炮,香烛纸钱、酒类、水果等供品,渔船老板或者几家渔民还要联合起来买一头大肥猪,去毛烙皮,涂上红颜料,做为供品。这一天,渔家挂灯结彩,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男人抬着、挑着供品来到海边、天后宫、龙王庙、船头,陈列出供品,烧香敬酒,作揖磕头,祭奠海神等神仙。祭奠完毕,渔民们就地铺上门板、芦席,席地而坐,共食祭余,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划拳猜令,直到黄昏。与此同时,渔民在家的母亲、妻子,将用白面捏好并蒸熟的小兔形状的饽饽揣进儿子或丈夫的怀中,祈祷儿子或丈夫能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回来。因为在民间传说中,兔象征着精灵,上述举动意思是说,打不着鱼虾没关系,就到山上谋生找吃的,盼望儿子或丈夫平安归来

二、资源丰富,渔业产业优势明显

东楮岛村素有“海上明珠”之称,近海海域盛产牡蛎、石花菜、杂色蛤、海参、螃蟹、海波螺及各种鱼虾等海珍品及海带等大叶藻类。近几年,该村依靠丰富的海水资源优势,不断扩大渔业产业规模,集体经济势力不断增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重点做好历史文化名村建设和文化旅游结合的文章,实施了岸线修复、海草房修缮、路网及污水管网改造、硬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了唐乡海草房酒店、楮岛老街、乡村记忆馆、游客服务中心等精品旅游项目,2016年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获得国家AAA级景区、国家级海洋牧场、全国休闲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生态文化村5项国家级荣誉。2017年,投资2000万元,对剩余80余户海草房进行修缮保护,启动岸线修复二期工程,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对老街、乡村记忆馆等节点的细化完善,探索“合作社+农户”“农产品+电商”模式,引导群众参与民宿、渔家乐、休闲农业等项目,带动村民致富。

三、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是滨海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

该村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天最高气温不超过30℃,冬天最低气温不低于—6℃,村西南10里长沙滩,海蓝蓝,沙灿灿,是天然的海水浴场。隔海相望,有神秘莫测,远近闻名的杨家葬岛呈现在眼前,陆地上的娘娘庙与杨家葬岛一线相望,美丽的历史传说与奇特的自然风光完美融合,令人神往。村东有天然的赶海滩涂300亩,盛产海参、螃蟹、牡蛎、杂色蛤等海珍品。村东北,峭岩怪礁林立,拥有天然钓鱼台10处,是垂钓者的天堂。在原有海水浴场和海钓基地的基础上,2017年,投资1200万元建设海上平台、海洋牧场展示厅、游艇码头等海上旅游设施,配套购置1艘18.8米的休闲海钓船,打造集海底观光、休闲垂钓、游客接待、商务会议、餐饮服务、海洋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

该村10里海岸,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盘桓其间,涉足其上,或听涛观海,或垂钓拾贝,物我两忘,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