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况
元坑镇地处闽北顺昌县西南部,西邻三明市将乐县,东西宽16公里,南北长23公里,总面积169.9平方公里,总人口17042人。银福高速公路顺昌连接线及528国道横贯全境,水运直通闽江口岸。
全镇有林地面积16.22万亩,林木总蓄积量83.2万立方米,毛竹面积3万亩,森林覆盖70%。
全镇水利资源十分丰富,溪流纵横交错,闽江源流金溪和蛟溪穿境而过,全镇大小水库6座,其中:小Ⅰ型水库2座,总库容量1019万立方米,大小电站19座,装机容量4795千瓦,年发电量1500万度,境内还建有装机容量3万千瓦的谟武水电站。
2010年,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二、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
1.选址格局特色
(1)古镇风水形胜格局
元坑古镇背靠笔架山(主山)、龟山(玄武),左右有大明山(青龙)、光济山(白虎)相环,隔水望大明山支脉(案山),面朝文昌阁坐落的水潭(朱雀),在蛟溪水尾还有文昌桥(水口)锁系。众山环抱,河流中穿,盆谷宽敞,与理想城址的风水格局一致。
(2)空间格局
五星高照,居安且吉;山环水抱,岗峦四合;桥定猛虎,层关锁钥;九村聚拢,状似梅花。
2.街巷水系特色
元坑古镇的突出价值在于其完整保存的历史街巷与水利系统。镇区所在的几个古村散布于盆地四面,却能借助于从盆地东面、东南面、南面而来的几个水利系统做出合理接应,使各水系有效贯穿、服务于各个村落。街巷水渠相伴共行的村落格局留存至今,成为元坑古镇有山有水、古街古韵的经典诠释。
3.传统建筑特色
(1)选址布局特色
元坑民居基本上是沿山形水势自然生长起来的,具有较大的自发性与随意性,表现出了强烈的地缘色彩。但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血缘聚居的色彩,各个村落的民居或者以各自的宗祠为中心聚族而居,或者将祠堂建于村落的高处或交通便利的位置,有形无形中都成为各姓族人日常生活与心理活动的中心,有着鲜明的宗法血缘的特色。
(2)平面布局特色
元坑古镇的古民居,建筑形式大致相同,外部以高耸的封(风)火山墙围合,内部以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组成形式。合院式单体民居向纵深及左右方向迭加,即形成前后多进、左右多栋的中型或大型组合式民居建筑群。
(3)建筑工艺特色
元坑古民居细部装饰较少使用石雕,而以砖雕与木雕见长,极富地方特色。木雕主要集中在梁架、挑檐、雀替、门罩、隔扇、花窗、神龛等处,且多以福禄寿禧和各种花鸟、瑞禽、瑞兽为题材,手法以浅浮雕为主,造型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具有闽北地区典型的地方特色。
砖雕主要体现在祠堂建筑中,手法多采用阴雕与阳雕相结合,主题多为民间常见的追求多子多孙、平安如意、福禄寿禧、功名利禄、招财进宝等,精致细腻、生动逼真。
四、历史久远、文物古迹丰富
1.东郊三大栋
该宅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坐东北朝西南,背倚龟山,前庭宽广,面临宽阔的田畴,地理位置极好。三大栋实际是由一字排开、大小不一的六落建筑组成,各落二至四进不等,相邻共建,内部廊院相接,互通声气,规模宏大。建筑群南筑围墙,东蓄池水,西、北二面沟渠环绕,形成内则声息相同、外则聚敛成团,整体性极强的组群式建筑。建筑外围一字形跌落的高大风火墙,总宽度达103米,总进深近86米,总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各落大院沿轴线前后多进相接,设前、中、后院门等,自成天地;左右各落又在大厅前廊处设门,相互贯通;大厅与后楼之间的天井中设过亭,将天井一分为二。各落建筑基本格局相似,但各落又都有自己的特色,同种有异,充满变化。
2.东郊戏台
该戏台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坐南朝北,面阔5.8米,进深12.8米,占地面积约110平方米。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带前廊,廊弧形轩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梁枋雕饰“福”、“禄”、凤凰、梅花鹿、牡丹等图案,额枋下皮墨书:“特授顺昌协镇都督府才勇巴图鲁,钦加同知衔赏戴蓝陵知顺昌县事谢…”等字。
3.东郊新庙(三济祖师庙)
该庙于乾隆五十三年之后,为陈氏所建,又称东郊大庙、新庙,祀奉吕洞宾。该庙坐落在东郊陈氏宗祠附近,坐北朝南,四面山墙围护,面阔三间,总宽13.4米;进深七柱带前廊、后天井,总进深15.1米。占地面积202.34米。抬梁、穿斗混合式,正堂前额枋并用减柱造手法等。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东郊士绅陈惠润率族众兴工重建,改建庙宇下塍为八字门路,并将对面朽屋荒池填平坦,建为戏台和左右厢房,于是改称“新庙”。庙的对面建有戏台,东郊村农民组织有一支业余戏班,从春节一直到二、三月份都会在庙的前面演戏。
4.谟武文苑
该建筑建于晚清,座落于谟武游酢弄,座西朝东,建筑面积473.99平方米。该建筑为三进庭院,布局依次为前厅(中门),天井左右回廊,正厅、二进过亭,左右天井,三进正厅(楼上为小姐绣楼)。三进后天井,各进厅堂两傍都有厢房。三进后有小门通后花园。现改为文苑的“立雪亭”和“知青”纪念馆及接待室。该屋原是谟武清代中宪大夫廖品斋旧居,解放时被没收,作为村部,后改为机关用房,常常给以维修,现状是元坑所有古民居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
5.关帝庙
该庙位于元坑镇北部,文昌桥西侧。始建于明万历元年,现存建筑系民国一十九年重修。坐西南朝东北,面阔24.36米,进深14.3米,总面积351平方米。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柱带前廊,封火墙,硬山顶,两面坡,抬梁穿斗混合式构架,廊为圆弧形轩顶。随脊檩下皮墨书:“时维中华民国一十九年岁次庚午乙酉月庚辰吉时重建”。
6.文昌桥
该桥位于元坑镇西北部,蛟溪下游,关帝庙对面约50米处。始建于明正德十年(1515年),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是元坑古桥中最著名的。桥原为多孔木伸臂叠梁廊屋桥,西南—东北走向,桥长129米,宽6米,桥屋53开间,拱高5.5米,拱跨26米。廊屋的左中右三段各升起一座八角形的楼阁,八角攒尖顶飞檐翘脚,灵动飘逸,天际轮廓线起伏变化,再加上两岸妈祖宫与关帝庙的陪衬,组成了一组壮观的水口景观建筑。可惜,1978年11月桥屋毁于火,仅剩桥基、石拱及西侧的部分桥屋。2009年在文物部门指导下复原重建廊屋,面阔49间,进深四柱,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在廊屋当心间建重檐歇山顶桥亭,内饰斗拱式藻井,廊屋迎水面置神龛。在靠近桥两端处建单檐歇山顶桥亭,内饰四方彩绘藻井。它是沟通新墟村、槎溪村的重要通道。
7.文昌阁
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毁于“文化大革命”,2010年重建。新建的文昌阁建在人工湖上,层高也加大,从基座至阁顶高约25米(原阁只有10多米)。为配合传统的孝道教育,新阁一层外围雕刻了图文并茂的“24孝”和“福禄寿喜”、“琴棋书画”、“渔樵耕读”等图案。阁内除了供奉观音、文昌帝君之外,还收存了部分元坑幸存的古文物,增加了文昌阁的“含金量”,使其成为元坑的宝阁。
8.槎溪桥
槎溪桥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弘治三年(1489年)和1938年重修过,2015年又重建。该桥位于槎溪村之西南面,为木伸臂叠梁廊屋桥,中间有高起的桥亭。桥身为西南—东北走向,长30.3米,宽5.1米,墩以条石和方枕石叠砌。桥面横竖叠涩四排杉圆木枕架,面上铺长条形石板。桥屋11开间,用56根木柱,穿斗式木构架,四坡顶,高4.25米,椽上铺望砖,盖青瓦,檐下施风雨板。明间屋面高起,单檐歇山顶,楼高约6.25米。2015年重建,重建后桥长为32.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