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治村隶属长治市平顺县阳高乡,位于太行山大峡谷浊漳河畔,两侧山峰,海拔多在1200米以上,并处于太行山大峡谷风景区范围之内;其距离平顺龙门寺行车距离14公里,距离平顺县城43公里。
一、历史沿革
《潞安府志·卷四》:“土人传鲧治水欲浚漳河南流,凿山势逆水不能下,被殛;禹乃改渠东流,始通。凿痕今存”。《平顺县志》记载:“传言伯鲧治水至此引漳南行功不成,禹因势利导去其壅塞漳始东流,疏凿之痕至今犹存”。
大禹治水遗迹、遗祠遍及漳河两岸,而奥治一社之内就遗有4座禹庙。奥治不仅留传下许多大禹治水的美丽传说和动人故事,还遗存了禹王洞、禹王葬、禹旮旯、禹王井等大禹治水的传说遗迹,是大禹治漳传说文化的重要补充和佐证。
二、空间格局
奥治整体依山势而建,背依大垴山,西挨东垴山,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枕山俯水。整个村子建在山腰间的一块平坦高地,自南向北方向沿浊漳河东岸展开,占尽地沃土肥之利,又得通河临水之益,合乎中国古代立村选址的规格。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北窄南阔,在若干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刀币形状的村域形状。
村落自崖边至山腰,平缓抬升,主街道贴岸沿村边贯通南北,宛如一道屏障,拱卫着千年古村。南端、北端、中街各引一条主巷伸向村中心直抵山麓。主街与主巷垂直分布,形成肋条状构制。旧官道(晋豫故道)沿村边岸头主街而过。
街巷地势由西至东缓慢升高,外城部分较为平缓,内城院落层叠错落,高差处多以台阶步道相连。
三、传统建筑
奥治村建筑遗产非常丰富,保留了许多古代宅院,包括宗教建筑、民防建筑、官邸私宅、传统民居等;庙宇、宅院、阁楼、台轩各类建筑式样齐全,风格多样。奥治村有古代民居10余处,大多为明清遗构。保存比较完整的有刘家大院、任家进士大院、赵家大院等。庙宇包括水神庙、三教庙、关帝庙、奶奶庙、大禹庙等;其中大禹庙属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奥治村在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期间,共收录不可移动文物8处,其中7处为古建筑和古民居。
居住建筑主要以院落组群的形式均匀分布于古村之中,多为两至三进四合院,或平行排列,或丁字连接,充分利用地势特征进行变化组合。古宅院风格古朴醇美厚重,以砖木结构为主,砖雕石刻木刻精致,各种装饰小巧别致。
刘家大院包括南院、东院、西院、客厅院、书房院、车马院、当铺院、长房院等,每个院落都是相对独立的建筑单元,主院一进两院,一般为四合院。
赵家大院两进三合院落,中门楼式砖瓦建筑,单檐硬山,中墙灰瓦屋脊式建筑,砖仿木斗拱,两院方砖斜铺,主房、配房均为两层,厦檐宽敞,灰砖罩面,后院略高于前院。
任家进士大院,坐南向北,是大清光绪年间皇恩进士任克己奉敕命所建。基本保留了清末民居建筑式样,进士大门门楼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太行山区浊漳河流域民居建筑风格,钦赐“进士”门匾仍存。
刘家大院门额雕花,赵家大院的垂花门雕,水神庙龙头斗拱,关帝庙戏台纷纭繁杂的格栅等等都是艺术价值不菲的木雕精品。传达出千年古村经典民居建筑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质朴纯真的价值追求。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奥治每年正月十五庆元宵,有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推小车、九莲灯、扭秧歌、打花棍、唱社戏等娱乐活动;农月三月十三是古庙会,每逢赶庙会,年年都要唱大戏、迎神,演绎各种富于本地特色的民间故事;庙会时还有八音会、游灯扛、扛装等点缀其中,热闹非凡。
奥治村人文历史纯厚,明清两代,人才辈出,百余年涌现出进士2个,贡生、禀生、优贡、拨贡13名,举人9名,武举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