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

冶底村位于太行山的一个小山坳中,距晋城市区约15公里,现有人口约2800人。登上村南佛头山,俯瞰这座千年古镇,俨然是山坳中一只静静匍匐的蝎子。故称为“蝎子村”。它头部朝东南,尾部向西北,两个钳角分别是村东北的古寨和村南的奶奶堂,而村西北土岗上的岱庙便是它的尾刺。明清古道“清化一大道”穿村而过,奠定了冶底商镇的重要地位。宅院、街道和星罗棋布的古建筑,无不渗透着厚重的历史气息。2003年,冶底村被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冶底村民以董姓居多,约占全村人口的80%,为泽州八大姓氏之一。传说董姓村民为西汉名相董仲舒后裔。董仲舒,西汉哲学家,其思想以儒家宗法为中心,首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奠定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该村出土的明万历五年(1577年)《明寿宫对溪董公暨配韩氏合葬墓志铭》记载:“公姓董氏,讳子轨,字秉元,号对溪,为泽州冶底里钜族,派出汉相仲舒之裔。寻得宋元碑,而董姓多著,时远近皆称冶底董大姓”。可见,宋元时期,冶底已有较多的人口聚居。到明清时期,冶底商业发展,号称“家上千,人上万”了。

冶底的兴盛繁荣,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得益于古“清化一大道”,其为西通秦陕,连接长安、洛阳、汴梁,东经清化(今河南博爱)、新乡而达齐鲁的重要驿道。因此冶底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也为冶底孕育了无限的商机。明清时冶底村前后两街十分繁荣,店铺林立,字号繁多,所涉行业共有200多种,有旅店(含骡马店)、盐店、票号、当铺、染房、油坊、铁匠铺、饭铺等。其二,便是源自大自然的造化,冶底村周边有丰盛的矿产资源。品其名“冶底”,就可略得一二,这里自古便与冶炼业有着不解之缘。村东新街部位曾有一片炉渣,是冶底冶炼业的实物遗存。

古寨:古寨静静站立在村东的高岗上,感受小镇的宁静与生机,虽然伟岸依旧却掩饰不住疲惫,年迈的她依然在这里尽心守护着冶底的后人们。寨子前的青石板路,已满布青苔,还默默的陪伴着这座古老而伟大的古寨。寨墙上一道深深的伤痕,静静的记录下他的丰功伟绩,也诉说着他苍老的心,更展示了冶底人们誓死卫民的勇敢。轻轻踏上青石板路,抬头仰望古寨,好似时光倒转,眼前尽是千年的往事。在那个满是硝烟的年代,冶底村民为保性命,只得修寨卫民。无情的刀枪打破了小镇的宁静,村民唯有放下锄头,拿起武器,站在高寨上,保卫家园。苍老的寨墙留下了我们对那个年代永远的回忆,这是前人留给后人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对冶底人们永远的庇护。

冶底村现存的民居建筑主要如下:

“赵百万”(赵谷洞)院。关于“赵百万”发迹,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一段故事:“赵百万”发迹前只是一个赶着骡马到河南贩粮食的小商贩。一次,他忽然在河南病倒,花光了身上所有钱才将病治愈,自此就连微薄的房租都无力支付,房东便将他赶出了家门。走投无路,他只好又找了一个条件比较优越,但因晚上不安全而无人居住的大宅院。“赵百万”原本只想求得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安不安全也便不在乎了,立即搬了进去。夜晚,“赵百万”在屋内向院中外一望,院中银光冲天,白晃晃的吓人。他稍加思忖,便找一把镢头趁夜到院中发光的地方挖掘,惊奇的发现原来地下埋着一大窖白花花的银子。于是“赵百万”悄悄将这些银子用毛驴和骡子连夜驮回山西冶底,因此成为冶底古商镇的富翁。随后,就在冶底村赵谷洞修置宅舍六院,并于院东修建后花园。现后花园早已毁坏,六宅老院犹存。宅院前的石板路全部用长条砂石铺砌而成,漫步其上,古韵犹在。

棋盘院。明万历年间,冶底村董氏被选入宫,名噪一时。想那年,定是鼓声冲天,乡民远送,这是何等的荣耀,冶底村在这方圆百里也着实是火了一把。此后地方官便在北边的周村和南边的蔡岭(今犁川镇天水岭村)立下路碑,昭示路人:凡经此道过冶底的文武大小官员,均须在村外“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显娘娘威仪。冶底村的许多高宅大院也是在此时兴建起来的。娘娘董氏祖辈所建的棋盘院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因其门前有一对石狮,又被后人称为狮院,这对石狮高一米三四,一只在“文革”前被大水冲走,另一只十余年前被村民烧毁。棋盘院前后两侧左右并列,共有四院。两个前院都是标准的北方四合院形制,两个后院因夹有河界,为三合院,只有北、西、东三个居室。全院四角有楼,楼高于中间正房。

在冶底古村,古时有许多庙宇,如岱庙、老君庙(今为幼儿园)、祇园、下东庙、十方院、中心庙(今村委办公处)、南堂、小堂、山峡庙堂等,还有五个阁楼。但是大部分已经不存在了,现仅存岱庙、老君庙等庙宇建筑。

老君庙。现为冶底村的幼儿园,正因如此才得以较完整的保存至今。冶底村大大小小的庙宇有十几座,有的在战争年代消亡了,还有的在文革时期被损毁。无论是烧陶制瓷冶炼,亦或是挖煤采矿,全部属于太上老君管辖范围,而这些行业可全都是冶底人们的看家行当,所以冶底人们对太上老君的供奉也绝不敢马虎了。太上老君在冶底有一座自己的庙,而不是像在其它地方只是在某个庙中的偏殿里。老君庙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清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均有重修。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中轴上建有戏台(兼为山门)、正殿,两侧有耳房、厢房、看楼等。正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斗栱为三踩单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