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恋村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祁县,隶属于贾令镇。村域总面积379.2公顷,村庄面积34.3公顷。村内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有真武庙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挂牌保护的历史建筑40处。2013年被评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一、历史沿革
谷恋村原名“圐圙村”,《谷恋高氏宗谱》记载,洪武初年在北方浩大的移民活动中,高氏祖先奉命由陕西渭南经山西洪洞迁到圐圙村,并繁衍成主居姓氏。
明中后期,为拱卫祁县县城,防守川陕通衢,朝廷在祁县境内修筑了 “九堡二寨”,谷恋堡就是其中之一。清乾隆《祁县志》记载:“谷恋堡筑于嘉靖二十年,周长五百五十步,(土筑堡墙)高二丈五尺,底阔二丈,顶阔二丈,女墙高五尺。门两座(东门、南门),敌台四座,都建有楼舍。壕一道,深一丈,阔三丈。护墙一道。”谷恋堡是晋中地区的重要藩蔽,有效保障了当时汾潞以南地区不受蒙古俺答侵袭。
清初,村名由“圐圙”改称“谷恋”,并在城堡的西侧开辟堡门。据《清顺治四年六月大东渠水利碑碑文》记载:“顺治四年,谷恋村在乡绅高进登的首倡下,自发开凿大东渠,从昌源河引水灌溉谷恋及周边数村,并成立民间组织妥善管理、维护,并在堡墙外陆续建设真武庙等七座祠庙。”清中期,随着晋商崛起,紧邻“川陕通衢”的谷恋农商并举外出经商者日增。至晚清民国时期,已有分布于晋、京、陕、赣、辽等地的六大财源,号称“银谷恋”。民国中后期,随着同蒲铁路开通和现代银行业兴起,晋商整体衰落,谷恋也逐渐转变为普通农业村落。
二、空间格局
谷恋堡墙外分布八座寺庙(其中河神庙和菩萨庙连为一处,共为七处)。这些寺庙按照道教八卦方位,如七星拱月般环绕堡墙布置,且均位于引昌源河水灌溉、入村环绕的大东渠、大西渠等水道系统的转折节点位置,总体上呈现出“七星拱卫,一水绕村”的总体格局。
堡内中央有两条相互呈“S”型错开的东西横街,街边设与之相对的东西水井,古堡内形成太极阴阳的空间格局。其他巷道均为南北向,与东西横街垂直相交。如今村内还完整保持着这一空间格局。
三、传统建筑
1、 民居建筑
谷恋村传统民居建筑多采用典型的长方形合院式平面,这主要是由于该地每年有5个月以上的风沙天气,窄长内院可通过厢房遮挡吹进内院的风沙。现存的传统院落以单进为主,只有少数的二进院落,二进院落又可细分为“过厅院”、“牌楼院”、“牛房院”(跨院或单独成院,临街设拱券式大跨度门洞,供车马、污物出入)三类。
2、 老爷庙
关帝真武庙俗称老爷庙,位于北马道中段,坐北朝南,前有广场与戏台相对。建筑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四年,分前后两院。前院为关帝庙,后院为真武庙,占地面积1164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过殿、正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配殿、东碑廊、南厅、东西配殿、耳殿。山门正对广场,面阔三间,进深四架,单檐歇山顶。两侧钟鼓楼为单檐四角攒尖顶,装饰华丽。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筒板瓦顶,六檩前廊式构架,三踩斗拱。屋顶琉璃剪边,门窗装修已改。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筒板瓦顶。六檩前廊式构架,五踩斗拱。前檐明间设单坡歇山式抱厦。老爷庙于1990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谷恋村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中路梆子)之乡。清末民初,中路梆子的一代宗师、祁太花鼓泰斗、谷恋“狗蛮师傅”高锡禹等对晋剧唱腔艺术和音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晋剧仍是该村主要的民间文化活动内容。
除此之外,谷恋也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祁太秧歌的发源之地,高锡禹、高锡华两位师傅吸收了晋剧表演手法,对传统秧歌进行改进,增加了跺板、叫板、丝弦伴奏和戏剧曲牌,可谓是祁太秧歌史上的一次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