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

伯方村位于高平市西北7公里处,紧邻太洛公路,交通便利。伯方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古建遗存极为丰富。相传伯方村原名黑方,紧邻车辋谷。车辋谷三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仅在东面有一处开阔的谷地,由此可直达高平西北,地理位置优越,赵国曾用于储备粮草和军事物资,故被称为车辋谷。后秦国袭击了车辋谷,烧毁了其粮草及军事物资,赵国经受了致命的打击,最终败于秦军。车辋谷被烧后,与其紧邻的村落被烧为黑色,故被称为黑方村。明正德七年(1513年),宦官谷大用的哥哥谷大宽被朝廷封为长平伯于此。清朝时,村内的毕振姬成为一代清官,一些资料称其为方伯。时间一长,黑方村就慢慢被人们称为伯方村。故现在民间仍有“先有车辋谷,后有伯方村”之说。

伯方村最有名的人物是毕振姬。毕振姬(1612~1681年),字亮四,号王孙,又号颉云,明末清初高平柳村里东德義人,居官后迁至伯方村。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举,清顺治三年(1646年)中进士,官至湖广布政使,正二品,勋爵阁老。毕振姬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洁身自好,向以“清德”著称于世。适逢清大局初定,南方仍在进行剿灭明存于势力之战争。毕振姬接任外藩,主要职责便是筹备军需物资,供应前线。他一面修养生息,一面整治官场,安定政局,积极征粮以备军需,使得朝廷剿匪战争得以速战速决,为清政府前期稳定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勤政爱民,功勋卓著备受百姓爱戴,皇帝宠幸,而备受奸邪小人排挤,屡次几近丧命。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辞官归乡。康熙二十年(1681年),病逝家中,享年69岁。官民震动,殡殓之日,悲歌泪海。毕振姬一生著作颇多,其中《西北文集》、《山川别志》、《四州文献》、《尚书注》等四部著作由傅山先生作序,现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伯方村地势开阔平坦,稍顷西北,总体布局略呈方形,空间格局较为完善,街巷保持较为完整。主要有六条主要街道:中心大街、窄圪洞街、横街、小东街、正南街和西街。中心大街东西走向,东至文庙街口,西出村到伯方煤矿,北拐至官井与窄圪洞街相接。窄圪洞街南北走向,街南起官井北至仙翁庙,街南端丁字路口东有横街。横街东西走向,东起关帝庙,南至东门阁。小东街直达东顶,与庙前新路相连。正南街南北走向,南起观音阁,北至官井。西街南北走向,南起正街,北至北佛堂,与庙后西北横街相汇。数条大街小巷,构成伯方村村落布局的整体框架。

伯方村地处腹地,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构筑了一套比较牢靠的防御体系。南、北、东三面设砖砌拱形阁门与外界相通,其中南部巧借河流筑为护城河形成天然屏障。西部临山谷腹地,十分封闭。现村中除仙翁庙和三眼阁之间的近百米砖砌垛式城墙外,其他地段已无城墙踪迹。

仙翁庙。仙翁庙,又名纯阳宫,因供奉尊称为仙翁的吕洞宾而得名,位于村东头,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创建年代不详,据碑文记载元皇庆二年(1313年)、明景泰六年(1455年)、嘉靖十七年(1538年)均有重修。明景泰六年《重修仙翁庙记》(现存庙内)载:“自古泫氏□高平之邑,长平之景,丹河之源,此秦赵之战地。实有名山大川,古迹总圣□□灵庙□焉,真仙境也。其庙建于伯方村北岗之上。是庙起废,考古迄今,黎庶耄耆之年,遐数不计年矣”。仙翁庙坐北面南,合院式布局,东西院对称布局,每院内有上下两院,下院内有厢房九间。中轴线上有山门、玉皇楼、拜殿、仙翁殿,两侧有东西配殿、钟鼓楼及厢房等。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皆为清代重建。最前为山门,门上建阅台,左右并立钟鼓二楼,四周垛式寨墙环绕,庙前左角为“柳明池”,一汪清池环栽柳树。入内,迎面是聚仙楼,直行八间长廊,将整座院落分为东西两院。经长廊直至拜殿,由此进入五间的正殿仙翁殿。正殿左右均有配殿,东西两侧亦有配殿。此外,庙内多处明代及其以前修缮铭记。

毕阁老故居——藩宪第。坐落于窄圪洞街南段偏西,北距仙翁庙不足百米,始建于清顺治年间,是清顺治朝二品大员,官居湖北布政使的毕阁老毕振姬之府第。宅院分为三部分,十三个院落前后左右串联贯通,北部为阁老本人居住待客区,内有祖宗祠堂,文武二书房及女眷花园,西部为子孙居住区,南部为粮仓碾磨附属区。布局简洁而明确。

宅门临街而建,高大雄伟。下筑三尺高平台,平台上左右各有高大石狮一个,左雄右雌,做工精致,形象逼真。门内外四角是石柱,上设斗栱承屋面,石柱高大,使得门楼高于左右两层楼房。门楼外檐正中悬挂巨匾,上有“藩宪第”三个字,为当时名儒傅山真迹。可惜石狮、门楼和匾额均在文革时被毁。入门照壁壁内为“麒麟送子图”,用多块砖浮雕拼凑而成。壁顶椽檐一律砖雕。

毕氏祠堂,位于北部,坐北朝南,西南开门。据花梁题记,创建于康熙元年(1662年)。门前一对小狮,是宅内唯一较为保存完整的石狮。门内祠堂,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悬山屋顶。门扇、雕刻均做工精细。

常家大院。位于村西边,南距正街不足50米。创建于明宣德年间,原为明代进士李铬府第,后被常氏财主霸占,改为常家大院。主宅院东南开大门,门内过道以北并立东西两院,每个院落均两进。院外东有附属杂院,西有花园。宅门南侧有水井,供两院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