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湘峪古堡位于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地处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三县交接地带,距离沁水县城65公里。全村共1263人,常住人口214人。该堡作为明末清初沁水古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沁水流域人民为防寇乱、筑堡相保的建筑遗存。2006年,湘峪古堡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历史沿革

湘峪三都古堡在光绪《沁水县志》卷三《营建志》“砦堡”中有记载,称为“湘峪砦”。据云:“崇正(祯)初寇乱,县城焚毁,土人筑堡相保,共十馀处。”由此可知,古堡建于崇祯初年。明代晚期孙家兄弟孙居相、孙鼎相分别在朝堂担任户部尚书、左副都御史。后两人在东林党一案中遭到谪戍,孙氏兄弟决意退隐,未应朝命。两人回到父亲孙辰隐居的地方,开始兴建湘峪古堡。此后,孙氏后人世代在此居住,将古堡建成山西现存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乡村城堡建筑。

二、空间格局

湘峪古堡是一个城堡式建筑群,在历史上形成了与其防御型功能十分吻合的布局结构:古堡北靠山体,堡外南侧有湘峪河作为其自然屏障;古堡中间为核心建筑群,包括孙氏家族孙居相、孙鼎相的居所;外围堡墙环绕,东西长280米,南北长100-150米,北高南低,东、南、西三面堡墙设有城门,原始堡门和堡墙的门洞合为一体,曾有“古堡远看无城门”的说法。现存堡墙的最高点为西北部角楼。南堡墙和西堡墙与藏兵洞合建,北堡墙为双重堡墙。堡墙是湘峪古堡人工防御体系中的第一道工事。

湘峪古堡内的街巷格局清晰明了:东西向有两条主干道,一条自西门至东门,长约280米,宽1.5-2.8米;另外一条位于南堡墙内侧,长约220米,宽约1.5-2米。南北向街道原有九条,后由于建筑人为干涉,部分道路已不通畅。两条东西向街巷和一条南北向巷道将堡内建筑有序分割。

三、传统建筑与人文古迹

官宅院:建于明崇祯年间,是孙鼎相的居所。又称为“三都堂”、“了望楼”,是古堡中保留的最高建筑,正房高达五层,雄伟壮观。

双插花院:主楼坐北朝南,东西两端各建四层高楼,居中建三层楼房。东西高、中间低,高低错落,融为一体,是迄今唯一存有准确记载的湘峪明代建筑。

孙氏祠堂:建于明崇祯年间,祠堂依山势步建。正厅面阔五间,前出廊式。其中梁枋彩绘、砖木石雕、点面装饰十分精美考究,是古堡明代建筑中的精品。

四、湘峪古堡价值特色

湘峪古堡建于崇祯初年,是明代晚期户部尚书孙居相、左副都御史孙鼎相兄弟的故居。该堡作为明末清初沁水古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沁水流域人民为防寇乱、筑堡相保的建筑遗存。古堡充分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形特点,在整体建筑布局和建筑风格上极为考究:层楼叠院、下洞上房、多重四合院、群体建筑高低纵横错落。建筑色彩以青灰色为主调,与自然山体、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层次丰富、观感和谐的古堡建筑群。湘峪古堡经历了三百余年的风雨洗礼,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明末战乱时沁水县民众抵御强寇、团结互助、群起群防的真实写照,对当时的周边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对后世也具有警示、激励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