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山村地处晋、陕两省交界处,位于黄河东岸,碛口古镇东南方向的黄土山坳里,东南与离石分界,是碛口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李家山曾是碛口经济辐射圈内重要的村落,是参与碛口黑龙庙管理的“九社一镇”中的九社之一,清代中晚期在碛口的经济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村内现存的建筑多为明、清、民国时期所建,高低错落,依山而建,独具特色。2008年,李家山村被公布为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一、历史沿革
李家山原名陈家湾,据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编的《李氏宗谱·序》记载:明代成化年间,李氏家族由临县下西坡村迁来,清朝中叶以后,李氏家族逐渐兴盛发达。李氏家族依靠碛口水旱码头的优势,专做旱路运输生意,积攒下丰厚的家产,开始建造大量的院落,甚至在同治年间出现了东、西两大财主斗富的局面,建筑院落也逐渐考究精美。上世纪30年代黄河水运衰落后,李家山村的商贸运输业逐渐被铁路取代,村庄逐渐陷入贫困,所幸村内的院落保存较好。
二、空间格局
李家山的选址遵循了古代聚落“山地建房,平地种田”的传统理念,古村所在山头形似一只凤凰,故当地人也称之为“凤凰山”。“凤凰山”位于群山环抱之中,与碛口古镇北侧的“卧虎山”南北向望,间夹湫水河,南抵咸沟。古村分为凤头、凤身和左右两翼四部分。各部分院落建筑依山就势,层层叠叠,错落有序,形成了桥、庙、房、厅、堂、厦、窑、照壁等多种建筑元素相融合的“立体村落”。村内道路随形就势,“疏可跑马,密不插针”。因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村内排水系统依山势立体穿梭,最高的落差有30—40米。
三、传统建筑
李家山村的文化底蕴丰厚,建筑遗存丰富,村内保存的明清建筑院落有70余座,多以窑洞式建筑为主,如新窑院(子寿楼)、桂兰轩、西财主院、诗礼传家院等,除此之外尚有三官庙、戏台、学校等大量公共建筑。其中保存较好、价值较高的有新窑院(子寿楼)和三官庙。
新窑院:又名子寿楼,位于右翼南部,属于四合院格局,保存完整。院落坐西朝东,西侧为正房,南北为厢房,东侧为倒座。院门在院落东北角,大门雕刻精美细致,有“钦旌节孝”匾额。2006年新窑院(子寿楼)以“碛口古建筑群”的内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官庙:位于凤尾,南临咸沟,咸丰五年(1855)重修,同治五年(1866)增建了戏台。院落驻于高台之上,由北侧正房、东西厢房、南侧戏台和中间深院组成。古时三官庙在每年正月初一和十五之间要唱山西梆子,现已不再传承,但正月初一村民还会来此祭拜神灵。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家山村历史悠久,传统文艺闻名于周边,有民谣曰:“八堡的剧团白文镇的戏,李家山一村家搞文艺”,说的就是李家山文艺的多样性,如道情、晋剧、二人台、话剧、小品等。而在众多文艺传统中,尤以“伞头秧歌”、“临县道情”等最为典型,这两项都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伞头秧歌:是我国北方社火秧歌中的一种,在临县广泛流传。表演队中的领头手执花伞,故称“伞头秧歌”。秧歌表演与祭神活动相关,集中在春节期间,人们载歌载舞,感激过去一年神明给予的收获,祈祷未来一年继续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临县道情:道情是由道教的说唱表演演变而成的地方戏曲剧种,它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戏剧形式,充盈着浓郁的乡野生活气息。村民不仅逢年过节往往有道情表演活动,更是将这些表演融入了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