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出身诗礼簪缨之家,见过的名画肯定不少,从他朋友张宜泉和敦敏的诗中可以看出,他本人也工诗善画。《红楼梦》中,贾雨村所谓秉正邪二气所生的顾虎头、宋徽宗、倪云林、唐伯虎等人,都是知名画家。贾宝玉亦能作画,薛蟠生日他就曾说:“我可有什么可送的?若论银钱、吃的、穿的东西,究竟还不是我的,唯有我写一张字,画一张画,才算是我的。”宝玉旁收杂学,能写《芙蓉女儿诔》能作画,“天下无能第一”不可当真。
《红楼梦》中出现过诸多画作,但作者并非对画作进行泛泛赏析,而是将画中意蕴有机融合于文本内容,关乎人设安排和审美意趣。
书中有两处关于画的一语双关颇为经典。一处是宝钗论画,她说:“这些楼台房舍,是必要用界划的。一点不留神,栏杆也歪了,柱子也塌了,门窗也倒竖过来,阶矶也离了缝,甚至于桌子挤到墙里去,花盆放在帘子上来,岂不倒成了一张笑‘话’儿了。”还有一处是鸳鸯的嫂子想把鸳鸯送给贾赦做妾,兴冲冲地迎上去说“横竖有好话儿”,结果鸳鸯的反应是“照他嫂子脸上下死劲啐了一口”,并骂道:“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一个“笑话(画)”,一个“好话(画)”,宝钗之博雅、鸳鸯之刚烈跃然纸上。
《红楼梦》中,字画能够体现不同人物各自的审美。刘姥姥只知道年画上的景致好,所以进了大观园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粗鄙如薛蟠,将唐寅认作庚黄,也并不在意画的作者是“糖寅”还是“果寅”。贾母讲究富贵气象,房里挂仇英的盛装仕女《双艳图》,很是应景。探春兴趣高雅,她房间里挂米襄阳的《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探春喜欢颜鲁公的字,她有一次偶感“采薪之患”,宝玉就曾投其所好,以真卿墨迹见赐。探春自己的字也是极好的,否则元春不会命她以彩笺誊录大观园题诗。
窃以为,宝玉与探春是很好的知己。米襄阳,也就是米芾,个性怪异,举止癫狂,酷爱奇石,遇石称兄,被人称作“米癫”。宝玉在世人眼中也是“有时似傻如狂”,补天遗石成为通灵宝玉后才遭遇人间的是是非非,天不拘兮地不羁才是其原始状态。
米芾《烟雨图》不见于典籍,颜真卿时代也没有楹联遗世,可见这一联一画,都是作者为了刻画人物而虚拟的。
书中也提到宝玉房间里的一幅画,乃是当时极为少见的西洋肖像画,其形象之逼真让刘姥姥误作真人。刘姥姥进了房门,便见迎面一个女孩儿,满面含笑地迎出来。她赶上去拉手,结果却撞到板壁上,这才发现是一幅画。说到西洋画,大家难免会想到宝琴口中的真真国女儿——“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发,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
曹公写真真国女儿,多半和“画里真真”的典故有关。相传真真是画中美人,为南岳仙,被赵颜唤出画面并结为夫妇。唐杜荀鹤《杜窗杂记》载:“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图,一妇人甚丽。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可令生,余愿纳为妻。’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不夜不歇,即必应,则以百家采灰酒灌之必活。’颜如其言,遂呼之活。”清初词家纳兰容若也有名句:“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每每读真真国女儿这一段,笔者还会想到白香山的《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乐莫乐兮知几,哀莫哀兮别离。不是世间所有的爱恋都能修成正果,很多人心里都有个“白月光”——天边人,梦里人,画中人……画里画外,《红楼梦》为读者构建了一个亦真亦假、如梦如幻的情感世界。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共出现了16幅画,其中“太虚幻境”14幅是图谶,暗伏十二正钗和香菱、晴雯、袭人的命运。
这里主要讲两幅和宝玉有关的画。宁府上房室宇精美、铺陈华丽,只因一幅劝人苦读的《燃藜图》,宝玉断然不肯在此午睡,后文写宝钗讲仕途经济被宝玉冷落,此处已见端倪。宝玉午睡的秦可卿卧室,挂画为唐寅的《海棠春睡图》,两边配以秦太虚对联:“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前句暗合后文宝玉“春夜即景”诗境,芳气笼人则大概由“花气袭人”剥来。这副对联不见于《淮海集》,应该也是作者根据创作需要杜撰的。
《海棠春睡图》画的是杨玉环。宋代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曰:“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曹公刻意强调可卿卧室挂的是《海棠春睡图》,还有另一层更为重要的意思,即以明皇杨妃故事烘染秦可卿和贾珍之间的“聚麀之诮”。
曹公写《海棠春睡图》的对联、写太虚幻境,应是受秦观的《南乡子·妙手写徽真》启发:“妙手写徽真,水剪双眸点绛唇。疑是昔年窥宋玉,东邻,只露墙头一半身。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尽道有些堪恨处,无情,任是无情也动人。”这首词也和一幅画有关:歌妓崔徽与裴敬中相爱,后为敬中所弃。既别,托画家写其肖像寄敬中曰:“崔徽一旦不及画中人,且为郎死。”后抱恨而卒。秦可卿兼有钗黛之美,鲜艳妩媚似宝钗,风流袅娜如黛玉。可卿既死,宝钗黛玉的故事随即展开。
此外,怡红院中有蕉棠两植,海棠诗社,海棠花签,海棠半枯、袭人争序等诸多情节也都与海棠有关,可见作者笔法周密、浑然天成。
秦可卿卧室里一联一画的虚拟作者秦少游、唐伯虎,也屡次在书中出现。曹公如此安排,大有深意。首先是借用他们的名号。秦少游名观,初字太虚。秦情音近,《红楼梦》自我定义是一部“大旨谈情”的书,秦太虚即“情太虚”,贾宝玉的痛苦不是欲的难以满足,实是情的无可寄托。秦太虚有首十字小令“天若有情,天也为人烦恼”,一语中的。秦太虚壮年改字少游,是因为他觉得仕途坎坷,像马少游一样生活未尝不可。马少游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堂弟,为人淡泊,无意功名,知足常乐。哲学家叔本华说:“所谓辉煌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奴隶。”好就是了,了就是好。看破,放下,自在。贾宝玉、秦少游、马少游,他们的人生哲学自有一脉相承。
唐伯虎大致也是这般品性。他认为世事渺茫,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遂自号“六如居士”。唐伯虎誓绝科举后隐居桃花坞,以卖画为生,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曹雪芹家败后寄寓西山,也是卖画为生、苦中作乐,境遇何其相似。
林黛玉的《桃花行》模仿唐伯虎的《桃花庵歌》,《葬花吟》模仿唐伯虎的《花下酌酒歌》,《秋窗风雨夕》模仿唐伯虎的《花月吟》,父名“如海”二字,出自秦少游的“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也是借鉴了唐伯虎轶事和秦少游《千秋岁·水边沙外》之意境。曹雪芹追慕秦少游、唐伯虎,体现了他崇尚独立的人格和诗意栖居的精神。
几幅妙图,满纸烟霞。《红楼梦》画中有话,值得玩味。
原标题:画中有话《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