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在写给老乡诗人流沙河的信中说:“在海外,夜里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四川乡下听到的那只。”在乡下听到蟋蟀的叫声,而且是在夜晚听到的,可能就是睡在床上时,静神聆听到的。那蟋蟀的叫声,会听得更为清晰细腻、凄凄切切吧。那是诗人的回忆,也是思乡的深情。余光中还写了一首诗歌《蟋蟀吟》,正如他许多描写乡愁的诗歌一样,表达了诗人在漂泊的境遇里,对于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渴望。后来流沙河为此写了一首长诗,题目叫《就是那一只蟋蟀》,作为对余光中的回应。那诗里的蟋蟀,“落在你的院子里,夜夜唱歌……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里”。
读这首诗时,我想象,当蟋蟀的叫声落在院子里时,无论流沙河还是余光中,他们一定是坐着听的,如果坐在床上听,那是最佳选择。我还想,站着听,会影响听的滋味;去院落里听,会打扰小虫儿的歌唱。
由此,我还想到白居易《夜坐》里的蟋蟀叫声。诗人在夏夜里非常感伤,独对秋风,联想到世事沧桑,感觉静夜里最忠实的陪伴,就是那一声声蟋蟀鸣叫。在影影绰绰的夜色里,诗人坐在床上,听出了刻骨铭心的体会,于是写出了“斜月入前楹,迢迢夜坐情”,还有“梧桐上阶影,蟋蟀近床声”。诗中坐床听鸣的情境,写得清晰生动。那蟋蟀的鸣叫,让人的内心变得安静,安静得就像恢宏的夜空。
《诗经·豳风·七月》中,有对蟋蟀短暂一生的精辟概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在古人笔下,蟋蟀的叫声常常有着悲秋之情、怀乡之痛,还有生愁的情思、衷肠的共鸣。可以说,蟋蟀的叫声里,蕴含着古人的心灵感叹、文化的记忆和中华民族的诗情。
原标题:蟋蟀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