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氏寺

慈氏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蒙城县城内有一座古寺,名叫慈氏寺。“慈寺晓钟”为蒙城八景之一。

慈氏寺俗称大寺,位于老城大街南端东侧,万佛塔的西北首。据旧《县志》记载:“慈氏寺在县内东南隅,元至正丙子年(按:应为丙戌年,即公元1346年)建,旧名慈院,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重修,改为慈氏寺,设僧会司于此。”佛教传入我县始于五代,发展于宋,到元明两代最盛行,寺庙的兴建与重修多在这段时期。

慈氏寺占地数亩,是我县最大的寺庙建筑之一。寺内主建筑可分为五殿、四院。五殿:前山门(正门过道)三间,正殿(包括前殿、正殿房)十间,后殿楼房上下六间,后殿东偏殿三间,西偏殿三间。四院:正殿前的方形大院,正殿后和后殿前的后中院,还有后殿左边的东跨院与右边的西跨院。全寺共有山门和跨门通道八个,五殿四院相互通达。最前面靠街的前山门,除中间开一正门外,又在左右各开一门,叫左山门和右山门,前殿和正殿(两殿相靠连成一体)前后各设有寺门,可从正殿前院通往后殿小院,称做正殿通道;正殿的左右侧又各设一门,是通往寺庙后部东偏殿和西偏殿的两个便门;后殿院的东西墙又各开一门,是从后殿通往东西两偏殿的寺门。

前山门殿内,进入正门后的两边,相对各站立一泥塑神像,即是守寺门的“哼哈二将”,一个拿刀,一个持枪;内侧靠左右山墙的神台上,塑有“四大天王”,也称“魔家四将”,即是魔利青、魔利红、魔利海、魔利寿四神,一个手拿宝扇,一个怀抱琵琶,一个手持巨伞,一个手握长蛇。这四神手用之物,象征“风、调、雨、顺”四字,也是吉祥之兆。

寺庙的中央,是前殿和正殿(两殿相接)。前殿好像是正殿的前廊,没有门墙,只有几根高大的明柱代替前墙;东西两侧各悬一个比人体还高的八角大铁钟;后侧紧靠正殿中间,是六扇高大的殿门。正殿又叫大雄宝殿,中央盘坐三尊金色大佛,正中莲花座上是释迦牟尼(即西天如来佛),东边是凖提佛,西边是接引佛。正殿两侧东西相对而坐姿态各异的十八罗汉,佛门又叫“六陈、六欲、六境”。正殿后面的释迦佛祖背后,直对着正殿后门,有倒坐观音神像,其下有“青面吼”,又叫“四不像”;两侧分别站立金童和玉女。正殿后门两边,靠近十八罗汉的后墙前面,又各坐一神一佛,东为大肚弥勒佛,西为刘海神仙

。全殿共有-罗汉二十六尊。三尊大佛和观音台前置有神案,案上放置香炉、蜡台、木鱼、磬具等。前殿中央还放着有烧香用的大铜鼎一个。

出正殿后门,即是后寺院,直通后殿。后殿是上下两层楼房,殿内是木雕观音像。从后寺院向东走过东便门,即可入东跨院到东偏殿,殿内敬奉财神;自后殿院向西过西便门,可入西跨院到西偏殿,殿内供奉鲁班,又称公输子,是我国著名的能工巧匠,是木、泥、石、雕、油、漆、竹、扎八大工匠供奉的师祖。慈氏寺后院和两跨院内还建有和尚宿房数间。出寺院大门向西走到塔前街入大街处,建有大士阁(小过街楼);出大门向东走不远,即可到万佛塔。

每年农历四月八日,是慈氏寺的香火盛会,佛门称做“浴佛节”。每到庙会之前,寺内僧人都要把佛身上灰尘清除干净。这是县城内最热闹的一个香火庙会,会期三天,在前庙院内面对正殿搭台唱戏,成千上万人群出出进进,有烧香的,有还愿的,有拴娃娃的,有竖旗杆的,更多的人是赶会听戏看热闹的。寺庙大门外的塔前街两旁,摆满了各式小摊,有卖香蜡纸炮的,有卖吃喝的,还有说书、玩洋片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常。

过去,万佛塔的塔门平时是不开的,每逢大寺庙会才开放三天,供人们登高观赏古城风貌。庙会过后,塔门随又封闭。

相传慈氏寺内的雕塑偶像,系清代全国闻名的雕塑大师何大昌亲手设计制作。殿内所有佛神,立、搏、坐、卧,栩栩如生,姿态各殊;慈、威、丑、俊,容貌各异,巧夺天工。尤其是正殿两侧的十八罗汉,喜、怒、哀、乐,维妙维肖,生动传神,系艺术中之珍品。人们称赞蒙城慈氏寺里的佛神工艺,可与杭州灵隐寺、苏州西园寺中的佛神工艺媲美。

明、清两代,慈氏寺为本县佛教活动的中心,设僧会司于此。从清末起,已逐渐衰退。进入民国后,寺庙已陈旧破漏不堪,有的已经倒塌。僧人的素质也在蜕化,大多数都是“五荤和尚”,不修佛法,有的甚至吃喝嫖赌,吸食鸦片。受过戒的已属凤毛麟角。当地百姓常拿一句土话做比方:“大寺(慈氏寺)和尚——不懂经”。民国以来,拆庙办学,我县半数以上的寺庙都变为塾馆、学堂或学校。民国三十二年,蒙城私立中华职业中学就设在慈氏寺内,解放初期开办师资培训班,1952年改为蒙城初级师范学校,后又改建为城关第三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