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艺的哲学

中餐的厨艺充满哲学意味。这是季羡林先生的观点。

这位学者在他的观察和思考中得出结论,中餐的烹制不必完全学西餐,中餐对各种原材料的不同配制、对各种烹饪手法的不同运用,体现着东方哲学的思维形态。中餐烹制过程的综合性、模糊性,充满着神秘色彩。

一位中餐高厨告诉我,当年快餐进入中国后,有些业内人士对模式化的西餐烹制大加赞赏,认为中餐应该向西餐学习模式化。不过,中餐厨师们并没有受干扰,他们精心于中餐技艺的实践和研究,创新品种,百花盛开。

一些老外对中餐烹饪感到好奇,说,多炒一铲太老,少炒一铲太嫩。其实蒸与煮也是如此,分秒之差,舌有感知。老外有所不知,看似模糊的一掂一勺,最后出锅的菜品恰到好处,这正是厨师们长期练就的本领。

那次,我在淳安的餐馆吃千岛湖鱼头。这道菜汤汁浅白,鱼肉鲜嫩,不加任何辅料。我问老板如何做到的。老板说:“我们做了无数次试验,多大的鱼、放多少水、用多少盐、火候如何掌控,这些要素如何组合,才能使出锅的汤最鲜、入口的肉最嫩。”在各种要素组合过程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不过不欠、不偏不离,此点即为“中”,这就隐约可以感受到中国哲学的中庸意味。

名目繁多的炒、煎、炸、蒸、煮、氽、烩,与不同的食材结合,会产生难以置信的不同口味。

有一位主妇擅烹红烧牛肉。年老后她无力上灶,嘱咐女儿要去哪个市场、找哪个摊位、买哪个部位的肉,才能烧出与她一样的红烧牛肉。听来有些玄虚。女儿听了母亲吩咐,照此办理,端出的红烧牛肉与母亲的一样受人欢迎。

有一位知名学者爱烹饪。家中有客,总要烧一道拿手菜,必须与儿子一起骑车十几公里,去京郊某地采购蘑菇。他对儿子说:“只有这里的蘑菇才能烧出我中意的菜。否则,我连烧的兴趣都少去大半。”一方水土生养了一方蔬果。食材有别,使菜品呈独特之味。

一些看似玄妙的烹饪过程,如果被提炼成同一模式的机械化操作,哪里还会有创新菜肴的千姿百态?杭邦菜的创新是一个例证。

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我问他:“推出一个新菜,费时费力,值得否?”他说:“杭州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地理条件,山水相依,四季分明,蔬果、禽鱼品种丰富,不琢磨新菜就是偷懒,也会在市场竞争中败落。”

中餐的美学特征,是以中国物产的丰富和地域消费习惯的差异为基础的,由此吸引世界各国的食客。如杭邦菜曾经走进联合国大厦,各国大使在精致的菜品前赞叹江南秀色鲜美如画,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了新的感知和理解。

勤奋的厨师们从烹饪历史中获得参照,从丰富的物产中获得食材,东方哲学更给了他们启示和灵感,让奇思妙想化作手中美妙的烹饪作品。

原标题:厨艺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