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施甸:耄耋老人才艺广 吹拉弹唱乐趣多

年过九旬还能独自同时完成十多种打击器乐的演奏,除此之外,二胡、京胡、月琴、琵琶、三弦、笛子、口琴等器乐样样精通,这样的老人你见过吗?家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由旺镇银川村的93岁老人李育开是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艺人,他可谓是吹拉弹唱样样行,晚年生活乐趣多。

“俺牛通!从早奉父王命,下山打为犬豺,未见獐鸡兔鹿,只见一群穿红袍的官长直奔太行山而来,我要报予老大王得知,走啊!报……”见到李育开时,他正一边打击乐器,一边唱戏。李育开平日里不喜烟、不好酒,就喜欢吹拉弹唱。李育开1930年8月出生于施甸县由旺镇银川村银川街组。银川是古丝绸之道,素有“滇剧窝子”之称,李育开从小耳濡目染,酷爱吹拉弹唱。

“记得小时候,我们银川的花灯、戏剧就非常受欢迎了,所以,那时候,我就跟着他们去看、去玩。我们小孩一开始没有打击的乐器,就敲打瓦片、牛骨头、石头、洗脸盆等东西。我们稍微长大后,就让大人给我们买小的乐器玩耍,你家买小鼓、我家买小镲、他家买小锣,大家就在一起玩。”李育开回忆说。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育开便自行摸索尝试练习打击乐,渐渐练就了独有的打击乐本领,于是,他开始参加当地的各种花灯戏的器乐演奏和表演。1954年至1956年三年间,当时的施甸县由旺镇银川公社民兵俱乐部代表施甸县到保山市参加文艺汇演,他精彩的器乐演奏赢得了好评。在此期间,李育开还自己设计了一个打击乐器架,把各种打击器乐连成一体,把鼓(大鼓、盘鼓、板鼓)、锣(大锣、小锣)、钹、碰铃、木鱼(雌、雄)等十多种打击乐器固定在特制的架子上,每次演出,他一人就能独自完成十多种打击器乐的演奏。

此外,他还会二胡、京胡、月琴、琵琶、三弦、笛子、口琴等器乐的演奏,是当地掌握器乐技艺较为全面的民间艺人,同时,也是滇剧坐唱的创始人。李育开在从事器乐演奏的80多年间,创作了许多花灯剧目和滇剧剧目,共计200多个。2002年5月,李育开被云南省文化厅(现更名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艺人”称号。

现在,李育开最快乐的事就是每天一边演奏乐器,一边唱戏。当问及这么大岁数,身体还这么好的秘诀时,老人乐得像个孩子。

“爱好文艺它可以活跃你的思维,一敲打和演奏起乐器的时候,就什么烦恼也没有了,就只知道乐,它可以提振人的精气神。”李育开笑着说。

怎么高兴怎么活,每天吹拉弹唱,自己哄自己开心,李育开从早到晚都有好心情。平日里,老人自编歌曲,能够即兴创作滇戏、花灯曲谱,作词一气呵成,根据滇戏人物形象特点、动作、表情、步伐、情节等所打击出来的手法技艺运用自如、豪迈洒脱。

“我的心愿是有人把这些技艺永远传承下去。”李育开说。

老人乐观的精神也感染着乡邻,大家纷纷找到老人拜师学艺,还经常聚在一起创作和练习。今年84岁的老人杨绍坤,是保山市第一批花灯音乐传承人,他既是老人的徒弟,又是搭档,吹拉弹唱样样行。和老人在一起,杨绍坤觉得很开心。

“李育开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性格开朗、性子温和,他也很虚心,这点是他的长处。”杨绍坤说。

今年72岁的老人王光华也是保山市第一批花灯音乐传承人,同样也是李育开老人的徒弟,在团队里负责拉板胡,说起老人,王光华称赞连连。

“李老师这种开朗的性格,打击起乐器来精神抖擞,很不错。”王光华说。

今年53岁的杨金显是施甸县第五批传统音乐花灯器乐演奏传承人,也是李育开老人的得意门生。从青少年时期就和老人学习打击乐,与老人感情颇深。

“小时候见到李育开老人表演打击乐非常精彩,就开始对器乐感兴趣,所以,1986年,我就开始和他学习打击乐,和他在一起很快乐,跟着他我学到了好多东西。”杨金显说。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李育开的心中,这就是幸福。

原标题:云南施甸:耄耋老人才艺广 吹拉弹唱乐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