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正反观点(武松打虎说)

《水浒传》成书于明代,写的内容却是北宋末年的故事。所以语言风格应该是明代的口语风格,小说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是大量开始于明代,主要用口语化的文字来写故事,所以为市井百姓所接受,文学很快走出高雅的殿堂,到了普通大众人群中去。

从这部分文字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明代的口语化语言与五年后的今天的不同,但是我们读起来还是能读懂意思的,不似其他古文那么生涩,意思艰险难懂。这就是小说的好处。

下面我们摘选《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节段文字内容,与当今语言做比较分享给朋友们,目的是让朋友们今后读明代的其他小说时更能轻快顺利读下去,扫清时代造成的语言变化障碍。

武松打虎正反观点(武松打虎说)1

此去离县治还远

这个地方离阳谷县城还远

把梢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来吃。”

把梢棒靠在门旁,叫道:“老板,快上酒菜”

把 意思是拿

这酒好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买些吃酒

这酒劲真大,老板,有下酒的菜吗,拿来下酒。

吃酒,喝酒

做一大盘子将来

装成一大盘拿来

却又作怪

奇怪了

原来恁地

原来这样啊,原来如此

没地不还你钱

难道我不给你钱吗

没地,难道

端的好酒

真是好酒

还你酒钱勾么?

付你酒钱够了吗?

勾,够

你尽数筛将来

你都拿来

怎扶的你住

怎么能扶住你呢

叫我做甚么

叫我做什么

甚么, 什么

唤我怎地

叫我干吗

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伤了二三十个大汉的性命

可教往来客人,结伙成队

叫往来旅人,结伴同行

不如就我此间歇了

不如就在我这店里住下

方知端的有虎

才知道真的有老虎

欲待发步再回酒店里来

刚要抬脚返回到饭店去

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我回去时,店伙计肯定会笑话我不是好汉,没有面子

回头看着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此时正是十月间天气,日短夜长,容易得晚。

转头看看天边,夕阳西下,这个时候正是十月深秋气节,白天短,夜晚长,很快就要夜里了。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那老虎急着挣扎,早没了力气了。被武松用力按住,不放松一丝一毫。

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我却怎么能斗得过他?

武松打虎正反观点(武松打虎说)2

老虎可怜啊,没吃的,饿得不行,在冈子上到处找吃的,人类在老虎眼里可能跟小兔子、野鸡一样的动物,也可以用来吃的。这只老虎可能是无意中闯入到阳谷县境内的这个冈子上来的。落了单,每天处于饥饿孤独状态。要知道老虎也是大自然里的生命体一样,也有活着的权利,要不造物主就不会造出老虎这种动物出来了。只是弱肉强食,老虎打不过武松,被打死了。

放在今天老虎属于国家保护动物,打死老虎是犯法的。放在北宋,老虎在县与县之间的山冈上到处流窜,说明那时的那个地区开发不够,人烟还是比较稀少的。北宋时的阳谷县位置大致在今天的山东鲁西南的梁山、郓城一带。今天这个地区人口稠密,偶有丘陵,北宋距今一千年之久,那时的鲁西南人口居住还是比较稀疏的,要不怎么会有老虎出没。

《三国志》里曾经记载过孙权到镇江南岸的丹阳山里打猎,遇见了老虎,吓坏了,还是身边大臣勇敢保护了他。这故事发生在公元220年,距离今天有两千年了,那时的江东,即江南一带还是可以打猎,老虎出没的地方,说明那时的江南还是人烟稀少,处于没有开发的状态。当时的孙策带领父亲留下来的部队前往江东开创基业,是因为那里基本是无人区,没有人跟他争。

所以说,从古代作品内容,我们也可以推测一窥当时当地的经济人文发展的真实状况。

,

关键词:

原标题:武松打虎正反观点(武松打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