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青海省班玛县灯塔乡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辖乡,位于县境东南部,东、南与四川省毗邻,距县府驻地72公里。 人口0.1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面积693平方公里。辖格日则、青木达、科培3个牧委会。地处马柯河谷地及两侧沟谷、山地。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以畜牧业为主,班前村距县城54公里,距乡政府18公里。
二、交通条件
班玛县城至友谊桥的县道穿村而过,对外交通相对便利。
三、地形地貌
班前村地形大致呈山地、丘陵、平原地貌排列,平均海拔3300米。
四、气候类型
班前村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数2370—2750小时之间,年太阳总辐射量171.49千卡/平方厘米之间;年均气温-0.8℃;年降水量324—520毫米;≥0℃的积温为1283℃,≥5℃积温1021℃,无绝对无霜期;牧草生长期120—150天左右。干旱、霜冻、冰雹、大风和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是全村草地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村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富,水质良好,可供人畜饮用 。
五、历史沿革
班玛地区历史悠久。西晋时吐谷浑入居。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今班玛县入唐版图。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吐蕃王国军进入青海南部,今班玛县被吐蕃占领。会昌二年(公元843年),吐蕃王国发生内乱,青海南部包括今班玛县地区在内的各个部落头人各自为政。
宋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蒙古军进军西藏,今班玛地区及青海省南部地区归属蒙古汗国。嘉熙十六年(公元1252年),忽必烈发兵南征云南大理,取道阿坝、甘孜大小金川,波及玛柯河流域。
元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班玛地区属今四川省境内的“吐蕃等处宣慰使都元帅府”节制,开始推行土司制度。
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宣德皇帝封帕合太儿为“唐老爷”,职为万户。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皇帝效书,封江日寺地区为内翰噶隆的“东木察赫子”。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始汗率蒙古军进军康区转赴西藏,在此前后,今班玛地区属于青海蒙古右翼。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顺治皇帝效书,颁赐第十世活佛却英多杰为大喇嘛职位和封号、信印等,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今班玛县隶属四川成绵龙茂道松潘漳腊营。
中华民国24年(公元1935年),今班玛隶属果洛行政督察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3年7月,西北军政委员会果洛工作团派出的白玛工作团初探班玛。1954年果洛工作团第四分团正式进驻班玛,筹备建县。1955年4月,新设置的班玛县正式成立,县人民委员会驻赛来塘,1967年12月,成立班玛县革命委员会,1980年革命委员会改称班玛县人民政府至今。
班玛县玛可河两岸分布着众多的藏族居住村落,这些村落大多历史悠久,是当地藏族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班前村就是其中之一。
古老而文明的班玛是“三果洛”-班玛本、阿什羌本、昂欠本的发祥地,是果洛藏族人民的老家,据宗教界载,900年前,在班玛灯塔地区已经有人居住,并从事垦植活动。以后随着人口的繁衍和生产活动的变化,才开始由南向北迁徒,并逐渐遍布全县及果洛全境,而本次规划的班前村就位于灯塔地区。
六、历史环境特色
村庄历史环境特色是指构成该地段环境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以及相互关系的个性,是其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集中突出的表现。主要由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特色三个方面构成。
(一)自然环境特色
自然环境特色是指村庄赖以生存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即在山川河流等地理条件和阴晴雨雾冰雪雹等气候条件各方面体现的特点,包括水体(江河湖泊海洋)、山体(山脉峰峦)、植物(花草、森林、古树名木等)等有特征的地貌和自然景观。自然地理环境是村庄最为基本的一个方面,也是村庄实体空间的一种“底色”。
距班玛县县城25公里的玛可河林场,是一片莽莽林海,面积约1万公顷,它是全省有名的班玛县原始森林,是果洛主要的旅游胜地之一。这里海拔较低,气候湿润,林木繁茂,圆柏苍翠,川西云杉参天,林涛呼啸,百鸟争鸣,夏季雨水充沛,多以阵性降雨为主,常形成“雾林”景观,身临其境,令人陶醉,俗有“果洛小江南”之称。
玛可河由北向南穿流而过,玛可河发源于久治县哇尔依乡,流经班玛县入四川省壤塘县汇入大渡河,其在全县流域长144.8公里,沿途纳入大小河流6条,多年平均流量61.4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9.36亿立方米。
班前村位于玛可河河谷东、西两侧坡地上,在玛可河林场区范围内。正是这些峰峦河流、繁茂林木与丰富的地形地貌共同构成了班前村的自然背景,形成了“背靠两山、绿树为帐、一河贯穿”的村庄格局。
(二)人工环境特色
人工环境特色是指人们创建活动所产生的物质环境体现的独特风貌。具体表现十分丰富,与村庄保护目标有关的各种要素均应考虑在内,它们包括巷道、建筑、院落、河道等。同时,还应包含它们的使用内容和环境意义。这些是村庄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创造与发展的产物,是直接体现村庄历史文化特征的信息源。
班前村的人工环境特色主要体现在村庄的布局、传统建筑、宗教建筑、鉴证历史的遗迹及由生产生活习惯而保留的一些特有建设、物品。
1、村庄选址、布局
由于历史上长期的割据以及部落之间的争斗,使得班玛县境内特别是玛可河流域的藏族民居选址独具特色;它们一般都在建在高的台地上或山顶上,以居住和防御为主。由于受地形条件影响,相对集中居住的组团规模较小,内部道路曲折迂回,每户相邻不相接、高低错落,满足通风采光需要,建筑虽未严格按照中轴线和对称关系设计,但因地制宜、灵活安排,相互比邻,集中成群。
班前村藏式古民居群保留和继承了藏式传统建筑在结构形式、门窗套型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拥有鲜明的个性,村庄建筑群非常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势,沿山坡和沟谷布置,形成建筑形体有大有小、有繁有简,建筑格局的有谐风格,使总体建筑群和单体建筑群有机结合。
班前村的碉楼建筑和传统生活方式与周边农田、草山‘、河流植被等生态环境一起构成极具特色的文化景观,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涵,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连成一体,体现了人类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大自然达成的平衡与和谐,有着明显的自然人文价值。
2、传统建筑
班前村藏族民居建筑颇具特色,以班玛碉楼闻名(班玛碉楼分为三种:烽火碉、隘碉、家碉),班前村目前有隘碉、家碉,它们一般都建在高的台地或山顶上,建筑材质则以石块为主,木材为辅同,石砌高墙,易守难攻,以保平安。具体形态为:平顶,外形厚重、稳固,一般分为两层或三层,上层堆放粮食、中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建筑整体高约10米,屋面多为平顶,墙体石、木交错,隙间夹杂黄土砌制而成。一层畜棚为四梁八柱,各楼层由独木梯衔接,独木梯由整根原木做成,一面砍平便于平稳,一面凿成梯槽,这种梯子一方面可以随意挪动,另一方面防止不速之客。二层主要由居室、堂屋、厨房、走廊组成,房与房之间用横木墙体隔开,外墙留有窗户和烟道,烟道口一般为三角形,高20厘米,宽10厘米,留于后墙。窗户建于侧墙,其形内大外小、长方形,窗口外沿高30厘米,宽20厘米,内沿高40厘米,宽30厘米,其用途有两方面:一是采光,二是防御。房屋外沿由柳条编制篱笆墙隔出走廊,廊宽1米,并在拐角处设有厕所,三层为经堂及库房,外墙设有瞭望口。墙体、门窗、天棚、独木梯均为本色,不刷油漆。
建筑时由藏族专门的石匠修建,在建筑过程中,不吊线、不绘图,全凭经验,信手而成。其壁面能达到光滑平整,不留缝隙。由于该建筑群然少罕见,所以,在研究古代藏族群体生活习性和藏式建筑工艺方面具有很高的艺术和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