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镇

哈达铺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集镇。哈达铺位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西北部,全镇总面积1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6万亩。全镇辖29个行政村,5880户27747人。农作物以洋芋、小麦、蚕豆为主,盛产黄芪、红芪、大黄、当归、柴胡等60多种中药材,尤以“岷归”享誉国内外,支柱产业主要有中药材加工、畜牧养殖、淀粉加工、旅游业等。

哈达铺在红军长征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1935年9月,由毛泽东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路过哈达铺,在此驻扎了7天,并召开了中央领导人紧急会议和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形势和任务》的政治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到陕北去”,作出了把长征落脚点放在陕北的重大决策。因此,哈达铺是红军长征途中名副其实的“加油站”,也是决定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命运的重要决策地。

哈达铺镇位于宕昌县西北部,国道212线纵贯全镇,距县城37公里,地域开阔,交通便利,人口稠密,集市繁荣。

规划建设用地469.59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04.35平方米。规划区用地包括镇区(北到力藏村,南到南侧山麓,宽约1.3公里;西到邓家磨,东到玉岗村,长约6.5公里的用地范围)的用地范围。

位于宕昌县城北部35公里,腊子口东南66公里处,国道212线旁(兰州—重庆),地处岷山东麓的丘陵川坝之中,海拔2225米,阴凉湿润,盛产当归、红芪等中药材,是一个较为繁荣的农村集镇。全镇幅员面积148.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8万多人,是一个汉、回、藏、羌多民族聚居区。哈达铺原名哈塔川,自古是甘川道上的一个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冲。三国时为“阴平古道”(即今宕昌、武都、文县沿岷江、白龙江、白水江一线),魏将邓艾当年即从此入川灭蜀。1952年前属岷县管辖,1954年宕昌县成立后划归宕昌县。这里人口稠密,文化较发达。由于出产著名药材当归,四川、陕西、山西、河南、上海、广州及省内等地的不少客商来这里经营药材,商业活跃。哈达铺是当年红军走出藏区,进入甘肃的第一个回汉聚居比较集中的镇子,语言一样,生活上感到非常方便。

哈达铺火车站是兰渝铁路和成兰铁路的交汇点。兰海高速也从哈达铺经过,目前正在建设当中。

在经济发展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技为先导,以宕昌精神为动力,立足区域特色,发挥资源优势,以“红色旅游兴镇、商贸流通富镇、新型工业带镇、特色农业稳镇、人才战略强镇”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努力把哈达铺镇建设成全省一流的旅游商贸重镇。

农业:坚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进步,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目标,突出马铃薯、紫皮大蒜、无公害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业,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舍饲育肥项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使农业向产业化发展。 

新型工业:充分利用镇内农业资源,增加农产品深加工系列项目,努力延伸加工产业链,逐步打出具有宕昌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发挥品牌优势。规划将在哈达铺镇区兴建工业集中区,发展以铁路物流、中药材加工、农产品深加工及建筑建材产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

红色旅游:发挥镇内旅游资源优势,加强与相邻乡镇旅游市场的协作,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和自然风光旅游,开发一批观光、娱乐、休闲、度假型的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突出旅游特色,为建设旅游型城镇奠定基础。

商贸服务业:利用兰渝铁路、国道212线和兰海高速公路和火车站的修建,使哈达铺成为商贸流通和客、货流通的集散地,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