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镇概况
西江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千米,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千米,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00千米。到目前为止,西江已有1300多户人家, 6000余人,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俗称“ 西江千户苗寨”。西江镇是贵州省“八大古镇”之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二、历史沿革
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九黎部落在向北扩张,与东进和南下的炎帝、黄帝部落发生剧烈的武力冲突,经过长时间的征战,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在涿鹿地区被击败,蚩尤被黄帝擒杀。大部分苗族先民被迫开始第一次大迁徙,放弃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退回到长江中下游平原,并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之滨建立了“三苗国”。随着三苗部落的日渐强大,尧、舜多次对“三苗”进行征剿。舜帝位,“南巡狩猎”,对不服舜帝管制的“三苗”进一步攻掠,苗族先民再次被迫向西南和西北地区迁徙,其中被迫向西北迁徙的这支苗族先民一部分融合于“羌人”,成为西羌的先民,一部分则因人口增多,耕地少而向平原地区迁徙,从青海往南到四川南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有的更向南、向西深入老挝、越南等地。而往西南迁徙的苗族先民则与楚人和睦相处,成为后来“楚蛮”的主要成员。
战国时期,秦灭楚,一部分苗族背井离乡,长途跋涉西迁,进入武陵山区的五溪一带,形成历史上著名的“武陵蛮”。西汉时期,这部分苗族先民在这里较快地发展起来,形成与汉王朝相抗衡的一股势力。公元47年,汉王朝派出军队征剿“武陵蛮”,迫使苗族再次离乡背井,一部分进入黔东北地区(今铜仁一带),一部分南下广西融水,后又溯都柳江而上到达今天的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苗族在数次大迁徙中,分化成了许多不同的分支。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几乎是同时到达贵州榕江,由于西氏族在榕江多处辗转,到达西江的时间晚于柳氏族。西氏族到达西江的年代约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达以前,这里已经居住着苗族“赏”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讨”,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赏”氏族讨来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达并定居在西江以后,陆续又有其他苗族分支迁来,形成以“西”氏族为主体的苗族融合体。传说西江有千年以上历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林荫记》中记录的西江苗族子连父名的世系谱,从蚩尤到1732年间共有284代,说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后裔。
春秋战国时期,雷山属牂牁国与且兰国之边地,战国时属大夜郎国,秦时属象郡且兰县边境,西汉时处且兰、毋敛两县之间,东汉时属毋敛县,三国属蜀国之牂牁郡辖之边地,魏晋时期属牂牁郡宾化县境,唐朝时属于罗恭县,五代至宋朝属夔州路绍庆府羁縻州,元初属“管外苗族地区”,元朝中期属湖广省播州宣慰司,明属管外苗族地区。
清乾隆年间,清政府为了管理苗疆,对苗族人民实行编户定籍,强行取消苗族子连父名的传统,用苗名的谐音来定汉姓,西江境内苗族的蒋、唐、侯、杨、董、宋、顾、龙、陆、李、梁、毛、陈、金、吴等姓就是由此而来。从秦汉到元、明、清初,雷公山大山区朝廷的设置虽有涉及,但郡县制、羁縻州对这一地区的统治极弱,甚至没有直接治理,在历史上多被称为“蛮荒之地”、“生苗”、“生界”等。雍正七年(1729年),贵州巡抚张广泗开辟苗疆,设“新疆六厅”,置丹江厅,下辖丹江卫和凯里卫,西江属丹江卫。乾隆三年(1738年),丹江卫设置了分土司,包括黄茅岭司、鸡讲司、乌叠司,鸡讲司就位于现西江西南附近的营上村,从此西江被列入中原政权的治理范围。
1914年,丹江改厅称县,西江属其辖内。 1944年,置雷山设置局,西江复归雷山管辖,改为西江镇。1945年,丹江撤县,西江改归台江县管辖。1950年,雷山设立县人民政府,西江属于第二区公所。 1954年,建立雷山县苗族自治区,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属西江区,1959年,雷山、炉山、丹寨、麻江并入凯里大县,西江属于凯里县的雷山片。1961年,恢复雷山县,建丹江、西江、大塘、永乐四区、44个公社,千户苗寨当时属于西江区西江镇。1992年,撤区并乡后,千户苗寨属于西江镇管辖至今。
三、历史文化特色
(一)地形特色:镇区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清澈见底的白水河穿寨而过,苗寨的主体位于河流东北侧的河谷坡地上。千百年来,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大片的梯田,形成了农耕文化与田园风光。
(二)建筑文化特色: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分平地吊脚楼和斜坡吊脚楼两大类,一般为三层的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结构。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 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反映苗族居民珍惜土地、节约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国当前人多地少的形势下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
(三)银饰服饰及非遗文化特色:苗族是个喜欢银饰和刺绣的民族。银饰有避邪和试毒的作用,把银饰带上身上还可以看出身体是否健康。苗绣在我国也是很有名的,刺绣是西江苗族服饰的传统民间工艺。艺术大师刘海粟评价苗族刺绣工艺是“缕云载月”,堪与苏绣湘绣相媲美,由此可见,刺绣是多么精致。西江苗绣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技巧,以其构图的美观性,造型的独特性和色彩的丰富性而具有自己的特。大家可以看看街上苗族女子穿的衣服或是她们的盛装,颜色搭配是多么大胆,常常喜欢大红配大绿,但却不显得俗气。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刺绣、苗族古歌、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苗族吊脚楼建造技艺等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达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
(四)节日文化特色:苗族有句话叫做“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意为苗族民间节日丰富多彩。这里说一说苗族鼓藏节、苗年、爬坡节。鼓藏节,又叫祭鼓节,是苗族最隆重的祭祖大典活动,每13年过一次,过一次就要连续过3年,第一年是起鼓年,其中第二年是祭鼓年,第三年是送鼓年。其中最热闹的是最后一年送鼓年,鼓藏节的主要活动为祭铜鼓,苗族人认为自己祖先去世后的灵魂是附在铜鼓中的,制作铜鼓的目的是祭祀用。苗年,是苗族的生产节日,西江分三次过,为初年、大年、末年。是为了庆祝五谷丰登,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都会邀请自己的亲戚朋友来,杀猪、打糍粑,用大鱼、大肉、新米饭来招待来客,跳芦笙庆贺。欢乐声、酒歌声飘扬在西江的上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爬坡节。这个节日就是专供年轻男女谈恋爱的节日,每至春意盎然的四、五月,这一天,男女青年精心打扮,聚在坡上唱歌,吹芦笙、踩鼓,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