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化县石壁镇

一、石壁概况

石壁镇,唐称玉屏,因附近的禾口、江口、溪子口有“三口”吃玉屏之说而改称石壁,意即“吃不了,嚼不烂”。“北有大槐树,南有石礕村”,石壁是举世瞩目的客家摇篮、客家祖地所在地。石壁镇位于位于宁化西部,东经116°31'、北纬26°14',现辖2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镇域面积136.5平方公里,2016年末镇域总人口约3.72万人,镇区人口约1.08万人,是历史上宁化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二、历史沿革

宁化县境古称黄连镇,原属绥城辖地。开元十三年(725年),升为黄连县,隶属汀州。北宋初属江南道汀州,后改属福建路汀州。元符元年(1098年),划出宁化东麻仓六团里并长汀二团里设清流县。明成化七年(1471年),又划出县东北的下觉、柳杨2里增置归化县,此后宁化疆界基本稳定。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先后成立宁化县革命委员会、中共宁化特区委、宁化县苏维埃政府和中共宁化县委。从民国19至23年在宁化苏区境内相继建立过宁化、泉上、彭湃3个县。宁(化)、清(流)、归(化)中心县委成为中央苏区的一个重点县。工农红军长征北上后,先后属福建省第八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10月21日宁化和平解放后,属永安专员公署。1956年6月,改属福建省龙岩专员公署。1959年2月,与清流县合并称清宁县。1961年6月,恢复宁化县建置。1962年1月,改属三明市管辖。1966年,县调整行政区划为14个公社,隶属禾口公社。1984年8月,行政区划改为乡(镇)、村制,成立禾口乡。至1993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改为石壁镇。 

三、历史文化特色

石壁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在客家世界中的独特性和唯一性,石壁是客家民系形成初期的孕育中心和世界近亿客家人寻根祭祖的圣地。其历史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石壁特殊的地理社会环境使其成为客家民系孕育中心。唐末至两宋间的战乱引起大量中原汉人南迁,石壁地界闽赣,偏远山区远离社会纷争,还有武夷山脉作为隔阻战乱的天然屏障,期间有站岭隘可便捷往来两省,距离不到10公里。石壁盆地内溪流纵横利于水稻生产,还有广阔的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可为流民提供基本的物资保障和极大的发展空间。故石壁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及安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成为北方南迁流民的世外桃源。经过漫长的与当地原住居民的融合发展,时至宋代,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赣连结地区,孕育了伟大的汉族客家民系,形成了从南迁“客人”到“客家人”的真正转化。

2、世界公认的客家祖地和世界客家朝圣中心。石壁曾庇护了中原南迁的120多个客家姓氏家族,南宋后因人口剧增而产生地少人多的严峻问题,从而向外大量播迁客家人,形成今天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客家人”族群。由此石壁也成为海内外客家人谒祖归宗的圣地,并成功举办了22届世界客属石壁祭祖大典,来自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客家人百万余人先后前来寻根谒祖、观光旅游。

3、丰富遗存是客家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佐证。一是石壁历史上的自然地理格局仍清晰可见。丘陵、平地、河谷田园交错的盆地格局,展现了石壁作为客家摇篮早期孕育客家民系的地理地貌特征。二是客家生活习俗的载体保留完整。石壁镇现存古建筑数量较多,拥有集中反映地方建筑特色的宅院府第、祠堂、香火厅、宫庙寺观、驿站桥亭等,是客家传统聚居村镇的典型,包括省级文保单位4处,县级文保单位6处,已公布历史建筑14处,建议历史建筑29处。三是沿袭自传统中原礼仪的民俗活动丰富。石壁的岁时节日、婚丧喜庆、生活习俗等继承了一整套传统中原礼仪的方式方法,是整个客家文化的“母体标本”,拥有客家祖地祭典、擂茶、闹春田、挂葛藤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优秀文化要素。

4、中国苏区革命事件的见证。宁化苏区被誉为“中央苏区乌克兰”,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曾授予宁化苏区“筹粮模范区”金字光荣匾额,授予淮土、禾口两区扩红“我们模范区”金字光荣匾额。石壁光荣的革命历史,遗留下了陈塘村红军医院旧址、禾口村红军标语墙等众多相关的红色革命文物古迹,真实展现了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事实和宁化苏区为革命运动所做的重要贡献,对补充、完善早期中国革命史的内容,诸如农运、扩红、土改等具体革命事件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