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镇地处福建省武平县西南部,距县城11公里,是中山河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全镇辖11个行政村,2万人口。中山镇历史悠久,是千年文化古镇,素有“小京城”之美称,唐宋时是武平的镇治、场治、县治所在地,明洪武二十四年在此设立千户所,所以中山镇又旧称武平所,简称武所。土地革命时期,武平县三大暴动之一的上坑暴动就是在中山镇,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先辈都曾在中山镇战斗过。镇内曾聚居108姓氏居民,现有102姓,流行特殊方言“军家话”,与客家话兼相使用,以“百姓镇”、“军家方言岛”著称。2008年11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汉剧)文化艺术之乡”。2014年2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厚重的历史,孕育出灿烂的文化之花。中山镇文化底蕴深厚,有众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传统文化,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保单位7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余种。
主要历史遗迹有:
1.一水三古桥:中山境内古桥众多,形成中山独特的古桥文化。一水三古桥指的是武溪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安桥、树德桥和县级文保单位平安桥,其中又以永安桥最为著名。
2、九井十三灯:中山老城内原有明清时期的高井、铜井等九口古井,每个街道十字路口或转弯处仿明朝南京城设置有街灯,共十三盏,世称“九井十三灯”。集镇内新城等地拥有古井二十多座,形成罕见的中山 “古井群”和古井文化。
3、古庙:古镇内原有古庙十三座,现仅存东平公王庙、武侯寺、南山寺、洪山寺、妈祖庙、天后宫等六座。其它古寺庙还有西岭宫、聚仙岩、出米岩等。其中以古街上的东平公王庙和武侯寺、妈祖庙、天后宫香火最为旺盛。
4、古祠堂:中山古宗祠文化堪称一绝,“三城”内原拥有古祠堂六十四座,现仅存明清时期建筑风格的危氏、谢氏、林氏、程氏、洪氏及凤庄公祠等祠堂七座。这些宗祠现今民俗文化活动活跃,构成中山独特的百家姓民俗文化。其中犹以明朝时期的建筑危氏宗祠最为典型。
5、古民居:中山古镇较为完好地保存了众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其中民居建筑、古街路亭最为突出。这些建筑演变脉络清晰,是客家建筑史的缩影。其中以武所老街两边商铺、实夫别墅、王氏旧居、三槐居较为典型。
6、武所老街:中山镇(武所)明代时有东门、南门、老街、中街、朝阳北街。五条街道长近700米,街宽3米,计有店铺100多间,现存的武所老街是1938年武所老街各店铺门口改装骑楼,直到现在。
7、古塔:中山原有古塔七座,俗称“七鞭打猛虎”。如今七座塔中只剩下相公塔了。相公塔(群众叫作渍尾塔)位于新城城外相公寨上,建于明嘉靖辛亥年(1551年)。塔高14.7米,该塔有七层,呈八角形。
8、迎恩门:俗称老城东门,建于明朝洪武24年(公元1391年),比北京天安门(1417年)早建二十六年,是武平县文物保护单位。外门宽2.8米,高2.8米;内门宽3.7米,高3.72米。
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1、百家姓:中山镇其中心区域的新城、老城、城中三个村庄,人不愈万,方圆不过十里,却聚居着100多个姓氏人家,并且自清朝以来一直延续至今,历史上居民姓氏最多时达108个,至今仍尚存102个,被誉为“客家百姓镇”。
2、汉剧:中山镇是闽西汉剧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945年,中山就成立了国乐社,排练了著名的《青草记》《三娘教子》《青竹寺》等汉剧。2006年,闽西汉剧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中山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闽西汉剧的发祥地,而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汉剧)之乡”。
3、宫灯:客家地区元宵闹花灯,一般只有3天,而中山却是7天,从正月十三一直闹到正月十九。因此,中山素有“中山闹花灯,如同南京城”之说。
4、军家话:即军籍官兵所说方言,主要以赣方言为主,吸收了其他地方的方言特别是客家方言的许多营养,逐渐地形成起来的。乃一弹丸之地,处在客家话包围之中,军家话作为一个独立的方言岛,历五六百年而不衰,这种奇特的现象,为方言学家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5、姓氏联:堂联,又称族氏联、姓氏门额对联。不同姓氏有不同的堂联,它概述各姓受姓或开荒始祖的籍贯、封号和生平事迹,颂扬祖先文名、功德或政绩,所以又被称为“家庭的微型族谱”。姓氏联有自己特有的格式,一般以“旧家声、世泽长”收尾。
6、船灯:船灯始于清代。灯架长7尺左右,高约5尺,外面用色纸、花布,扎成花鸟虫鱼装饰。表演者一般为3人,即船头(艄公)。船尾(艄婆)、船心(驭船者)。亦有再加副船和帮手的。表演时用十番伴奏,常以《八板头》起奏,《渔家乐》为主歌,穿插演奏《十二月古人》等几十种小曲。
7、龙灯:龙灯又称龙舞,是中山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是中山人祈福消灾的方式。中山龙灯尤以用稻草扎的草龙,并在草龙身上插上香火的香火龙著称。
8、小吃:中山富有客家风味的美食,种类繁多,酿豆腐、擂茶、肉丸、簸箕粄、芋子粄、黄粄、猪肠糕、雪片糕、沙柑桔等可口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