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

震泽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西南部,江浙两省交界处,东接平望和盛泽、南连桃源、北邻七都,西南与浙江省湖州市的南浔毗邻,是吴江区的西大门和城市副中心,行政区域面积约96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约9.58万,下辖2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镇域内有318国道、沪苏浙皖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和大运河支流頔塘河(长湖申运河)横贯东西13公里,水陆交通便利。

震泽古镇是一个拥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名镇,是江南古镇发展的典型代表,于2001 年被列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所处江浙交汇处,自古有“吴头越尾”之说,吴、越两种不同的建筑营造方式在古镇建筑中完美的融合,大量的古建筑具有独特的审美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古镇整体格局与风貌保存良好,淡雅朴素、粉墙黛瓦的院落式江南风格的传统民居以及错落有致。古镇区内古桥、古塔、古寺、古宅等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保存众多,至今仍存有大禹治水留下的足迹(禹迹桥)。震泽是我国著名的蚕丝之乡,蚕桑文化发达,保留了优秀灿烂的地方文化艺术和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古镇人文荟萃、名人辈出,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近年来,震泽镇先后获得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镇、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新农村建设试点镇等荣誉。震泽的丝绸亚麻纺织产业近年来也发展迅速,被誉为中国亚麻蚕丝被家纺名镇、中国麻纺集群产业基地、中国(震泽)麻纺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中国蚕丝被之乡和中国阿拉伯头巾之乡。

震泽因太湖而得名(太湖故称之一即为“震泽”),古镇历史悠久,有书载云震泽地区“始为洪流,继为泽薮,卒为阡陌”,沧海桑田,泥沙淤漫,堆积成陆,先民开垦,稀疏散居,聚成村落。从蠡泽湖附近出土的大量新石器时代的出土的陶器、陶片(属马家滨——良渚文化)看来,先民早已在此繁衍生息。唐代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震泽设镇。清雍正四年曾设县。清代《百城烟水》云:“震泽镇,在双杨村西四里,北滨太湖。《书》曰‘震泽底定’,因名。”明朝洪武窦德远编纂的《松陵志序》言:“禹导水源至此,故曰震泽底定,言底于定而不震动也。距邑西南九十里,有桥曰底定。《吴越春秋》谓范蠡于此乘舟出三江口,其地亦有桥曰思范,至今遗迹不泯。”清人徐崧所吟的七绝《太湖巨浸》中亦言:“巨浸源长近接苕,秋来葭炎亦萧萧。输他震泽名偏古,禹迹犹传底定桥。”

自明代开始,作为桑蚕中心的震泽,四乡遍地栽桑,农民户户养蚕,家庭缫丝是震泽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震泽所产的辑里丝,享誉海内外,清光绪六年(1880年),震泽出口生丝5450担,占当年全国出口量的十六分之一,民国18年(1929年)兴办的震丰缫丝厂是县内第一家机器缫丝厂。至今震泽仍是国内丝经的主要产地。

震泽拥有包含慈云寺、师俭堂、禹迹桥、宝塔街等在内的数量众多的文物古迹,包括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处,控保护建筑25处。镇区古建筑众多,大部分建于清末年间,极具地方特色,由于震泽位于“吴头越尾”的江浙交汇处,两种不同的建筑营造方式主要在院落、屋架及雕刻装饰中被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古镇区仍保持着以市河沿线“一河一路”,“一河两路”的传统格局。“上宅下店”、“前店后宅”、“深宅大院”的传统江南水乡民居被较好的保存至今。淡雅朴素、粉墙黛瓦的院落式江南风格的传统民居,以及错落有致、幽深整洁的小街小巷构成了古朴宁静的古镇居住环境。

震泽人文荟萃,人才辈出,自南宋绍兴四年至清光绪三十二年间,先后出过进士15人,举人33人。进士中有宋代儒林三贤,入震泽“三贤祠”的王蘋、陈长方、杨邦弼。另有清代翰林院编修倪师孟在乾隆时参与修《世宗实录》,后又担任乾隆《吴江县志》、《震泽县志》的编纂;王锡阐潜心天文历法,他的《晓庵新法》、《五星行度解》等科学论著在中国科学史上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