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江汉路及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

一、 基本情况

武汉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历史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商代盘龙城,历史悠久、古代遗迹和近代史迹众多,其中近代文化是武汉重要文化特征之一,汉口历史城区则是武汉近代文化的集中代表。2006年第四轮《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完成,划定了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等5片历史文化街区。2015年元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二、 历史文化价值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以江汉路、中山大道两条重要的历史道路为骨架,南起三民路,北至黄兴路,西至泰宁街,东到沿江大道,总面积约126.8公顷。历史文化街区贯穿汉口中心地段,是近代汉口发展原点,集中体现了武汉近代历史特征。

交通文脉:江汉路是武汉近代原租界区的起始边界,1861年英国在汉口设租界后开始建设太平街,1909年歆生路完工,1927年国民政府收回英租界,歆生路与太平街合并更名为江汉路。江汉路是武昌渡江进入汉口城区闹市的主要道路,也是江汉关和循礼门车站的重要联系通道。

中山大道原址为清政府开筑的“堡墙”。1895-1899年各国相继在汉开辟租界,各国在堡墙的基址上建设了各国独立的道路系统,如湖北街(英)、亚利山大街(俄)、亚尔萨罗南省街(法)、两国街(德日)等。1907年张之洞主持拆除残余堡墙,在其基址上修建了后城马路,是中国人自己建设的近代汉口第一条能通行机动车辆的马路。历经北伐、武汉沦陷,1946年元旦全路段连通后正式改名中山大道。

商贸文脉:开埠后汉口从传统内聚型商业中心向近代外向型国际商埠转型,江汉路和中山大道沿线相继兴建了许多银行、洋行、百货商场等大型商业、商贸公共建筑,酒店、娱乐场等服务业建筑,许多老字号、老手艺亦在此扎根聚集,出现过6家老字号商铺,创造了很多历史上汉口第一乃至全国第一的记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主要有:汉口新市场(今新民众乐园)、南洋大楼(今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中国实业银行、国货商场(今市中心百货商场)等。

居住文脉:里分是具有“汉派”风貌的居住群落,设计标准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阶层的需要,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中西建筑文化交融的标本,充分反映了武汉深厚的文化包容性和浓烈的生活气息。江汉路和中山大道是集中体现汉口近代居住文化的精粹之地,沿线分布的大陆坊、上海村、江汉村、汉润里、联保里、金城里等里分先后被列入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目录,代表着武汉优秀近代里分的精华。

三、 街区格局

延续“中西合璧”的城市空间肌理特征。江汉路以北的原租界区经规划形成,呈现道路网密度较高,地块形态规整的“格网”特征;江汉路以南原华界区多为自然形成,呈现地块规模大,外部路网密度低,内部巷道繁多的“蛛网”特征。这种差异体现了汉口近代城市中西方文化相互冲击、相互融合的特点。

中山大道沿线大体量的公共建筑、精致小巧的里分建筑和局部点缀的特色骑楼共同形成了连续而富有变化的街道界面,基本上保持了汉口近代城市的“街巷+街廓”肌理特征。局部近年来建设的大尺度街廓空间,对城市肌理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规划范围内集中了大量的优秀里分,里分建筑中尺度宜人的内部巷道、富有变化的天井等灰空间构成了最具特色的城市空间肌理。

四、 规划实施

为激活老汉口、复兴中山大道商业街,营造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繁荣宜人的街道空间环境,以地铁6号线中山大道路段封闭施工为契机,2016年武汉市国土资源额规划局组织编制了《中山大道街区复兴规划》。规划以“复兴城市公共空间”为核心目标,倡导公共交通,打破以车为本的道路格局;打造街道公共空间与城市生活相融合的商业街道;以承载街区文化与记忆的原住民为出发点,加强社区融合,再现历史文化风貌;开辟多种途径,充分保证沿线社区居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协调园林景观、历史保护、城市发展等多方面的同步协作。获得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的颁发的国际规划学界最高奖“规划卓越奖”。依据规划实施了沿线34栋文保建筑和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95栋一般建筑立面整治、景观园林小品、店铺招牌设计、道路铺装设计及亮化设计等工作。结合江汉关、金城银行、大孚银行等改造案例,探索多主体、多路径的历史建筑活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