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东北部,始建于公元998年宋真宗咸平年间,核心街区面积5.5公顷,常住人3378人。浓缩了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陪都文化、红岩文化,年接待游客超1000万人次,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巴渝十二景”、重庆市“十大最美街巷”、重庆十大最美古镇、重庆“非去不可”旅游创新案例奖、“直辖重庆新地标”等荣誉,2015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一、历史沿革
据《巴县志》记载,磁器口建镇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年),原名“白崖场”,因镇内宝轮寺后有一白色石崖而得名。相传明建文皇帝朱允炆曾避难于此,又得名“龙隐镇”。清康熙年间,福建移民江氏兄弟在龙隐镇青草坡建沙坪窑生产青花瓷器,除在镇上出售外,还通过码头装船远销省内外。久而久之,便将龙隐镇这个瓷器转运口岸称为磁器口(“瓷”与“磁”相通)。长久以来,“龙隐镇”与“磁器口”两名并用,解放后定名为磁器口。
明朝中期,磁器口逐渐形成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到清末、民初更是“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荣景象。从码头到童家桥,沿街有钱庄、店铺、茶馆、酒楼、客栈千余家,丝厂、瓷厂、船厂、钢厂以及酿造、竹编、木货等作坊林立,因其繁荣,故有“小重庆”之美誉。抗战爆发,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陪都”,众多国府机关、高等院校迁来磁器口一带,形成著名的“沙磁文化区”。磁器口作为沙磁文化区的中心,文化、工业、商贸、交通的繁荣达到鼎盛,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此后由于铁路、公路交通的发展,水上运输的重要性逐渐下降,磁器口随之衰落、萧条,但传统风貌却因此得到保护。
二、风貌特色
(一)“一江两溪三山四岸”的特色空间结构
街区背倚歌乐山,前临嘉陵江,金碧山、马鞍山、凤凰山三山并列,清水溪、凤凰溪两溪环抱,依山而建,由山起城,山-水-城交相辉映,相生相息,马鞍山自西向东蜿蜒伸展横亘整个街区,地面高差达60米(175-235米),凤凰山、金碧山二次环抱街区。街道与建筑沿嘉陵江及两条溪沟环绕马鞍山呈台梯形分布,形成三维立体空间结构形态,构成“一江两溪三山四岸”的美丽画卷。
(二)以磁器口正街和横街为骨架的树枝状平面格局
街区以环绕马鞍山的两条主要街道即磁器口正街和横街为骨架,42条巷道垂直于磁正街和横街向马鞍山脊和溪沟边缘呈枝状发展,形成特征明显的树枝状平面格局。
(三)街道空间尺度宜人,功能复合多
主要街道除承担街区的交通功能外,也是街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巷道是邻里交往的场所,并因此构成社区组织的基本结构单元。大部分街巷走向与常年主导风向一致,起着引风疏导、改善街区生态环境的作用。
(四) 街区建筑呈现出典型的传统巴渝风貌
区内建筑以2-3层的传统店宅和院落式民居为主要类型,多采用穿斗式构架,大挑檐、坡屋顶小青瓦、木板墙或竹编夹壁墙、木板门。
三、历史文化价值
磁器口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旅游产业发达。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陪都文化、红岩文化凝聚于此。街区保留有多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川剧清唱、茶馆评书、曲艺表演等民间艺术,陈麻花、焦盐花生、毛血旺、千张皮等特色小吃,古镇龙灯、吹糖人等传统手工艺。
街区内有历史建筑钟家院、宝善宫等4处,有不可移动文物宝轮寺大殿、钟家院、宝善宫、金蓉桥、仁寿桥等12处,其中钟家院、宝善宫等3处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双重身份。
四、保护规划情况
(一)制定保护规划
1999年,沙坪坝区委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编制了《重庆磁器口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设计》,从整体空间保护、重点建筑保护与街道两侧建筑的维修整治、环境与景观保护等方面规划保护,2000年获得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复通过。
(二)严格落实规划
按照“整体控制、重点保护、统一协调”的原则,修旧如旧,严禁大拆大建。对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进行重点挂牌保护,目前历史建筑修缮保护情况较好。对钟家院、宝善宫历史建筑进行文博场馆打造活化利用,宝善宫改造成了一个非常有特色的茶文化馆,并设立了丁肇中展览馆,钟家院打造成了明清时期生活形态的展示馆,并设立了原风貌磁堂。
(三)街区保护效果
建设活动严格按照保护规划控制建筑高度等指标要求,未出现大规模突击式整治改造或过度商业开发等行为。核心保护区建筑占地、建筑密度稳控基本保持不变(原建筑占地3.14公顷,建筑密度57%,地上建筑面积6.48万平方米,现状建筑占地面积3.19公顷,建筑密度58%,地上建筑面积6.67万平方米)、建筑立面风貌基本统一、街巷空间无大的变化,较好地延续了街区历史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