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

柳州,一个具有21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地处广西中部,柳江的中游,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重要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柳州山水环境独特,汉族、壮族、苗族等30多个民族相聚而居,民族风情独具神韵;从5万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到近代的名人故居,柳州文物古迹留存丰富,多种文化在此交融,城中随处可见的人文古韵和远古遗迹赋予了柳州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

一、历史沿革

自汉代以来,柳州经济文化发展经历了由缓慢自然发展到开化起步再到繁荣稳定和快速发展四个阶段,交通条件也随之改善,直到清末民初奠定柳州工业发展基础。

(一)百越之地、始立潭中(自然发展)

西汉始置谭中,隋北迁城址(江北开发)交通闭塞,自然缓慢发展。

公元前202年,秦始皇一统岭南(百越国),置象郡、桂林、南海三郡,柳州地属桂林郡。汉,前111年平定南越国,置郁林郡等九郡,属郁林郡,始置潭中县,县城位于柳江南岸驾鹤山下。西晋,属桂林郡,曾升为郡治所。隋,置马平县,县治设于鹊儿山以东,古城北迁。

(二)交通改善,发展起步(开化起步)

634年,马平县更名柳州,州城南移至柳江北岸;684-704年武则天开辟桂柳运河水路(桂柳运河)陆路(柳—邕)开通;815年柳宗元任柳州刺史,奠定山水建城观,带动文化开化,经济发展;北宋时期,王安中驾鹤山建三相亭、驾鹤书院,促进柳州地区文化开化,此外,皇室修筑宫殿列举柳州杉木为八种木材之一,柳州木材闻名,木材贸易繁盛;南宋为防范蒙古骑兵的冲击,治所北迁至偏离桂邕大道的柳城县,后发展下滑。

(三)城址扩大、水运发展、桂中商埠(繁荣稳定)

明,府治迁回,城市西移北扩,步入粤西盛郡;清,水运交通优势,柳州经济发展,桂中商埠形成。

1368年府治从柳城迁回马平,置柳州府;1379年扩张柳州城,为避水患,明代城址西移;1545年城北修筑罗城,步入粤西盛郡发展阶段;1637年徐霞客游至柳州,写著《粤西游记》;1651年清军入柳州,与南明政府拉锯;1674年战乱平定;1860年大成国起义占柳州,设平靖王府;清晚期,经济恢复发展,水运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形成桂中商埠,柳江南岸大量圩市形成。

(四)铁路中枢、工业发展(快速发展)

新桂系大办实业,工业兴起,铁路枢纽形成,经济中心地位上升;成就西南抗战大后方、战略要地,是美国飞虎队广西六个空军基地之一。

1921年新桂系打败旧桂系,李宗仁等着力建设柳州,1926开办柳州第一家工厂,平民工厂、酒精厂等一批工业相应建立;1928年“火烧半边城”部分城墙被拆除;1928-1930先后开通湘桂、黔桂铁路,成为西南铁路交通枢纽。1933年日本攻占柳州,1934年撤退纵火,柳州城市房屋几近全毁,剩余城墙城门逐步拆除;1938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到达柳州,展开抗战活动;1940年桂南会战检讨会召开;1943飞虎队入驻柳南旧机场,为抗战作出特殊贡献;1949年11月柳州解放。1953年成立柳州铁路局——全国唯一非省会城市铁路局;1958年,二五期间十大重点工业项目落地柳州并蓬勃发展,使柳州成为新中国工业起步的重要见证者。

二、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

(一)史前文化的重要展示地

柳州史前文化遗存丰富,以“柳江人”为代表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在人类起源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现有白莲洞遗址、鲤鱼嘴遗址、巨猿洞,柳江人遗址等石器时代遗址。国际洞穴学会主席福特给白莲洞题词:“柳州是世界岩溶的心脏,出土最多石器和动物化石”;中国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题词:“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研究的中心,而广西是中心的中心”,柳州是这个中心的集合点,因浓缩“柳江人、白莲洞人”等史前文化积淀而成为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热点。

(二)柳州古城山水格局典型,是我国山水营城文化传承发扬的代表性案例

柳州城址注重山水环境的整体性把握,是典型的山水格局,理想的风水范式,山水生气。重山环抱——内重孤峰;外重群山,鹅山-白虎,蟠龙-青龙,北侧玄武垂头,龙脉向城内延伸,南部马鞍山、大龙潭山形如朱雀翔舞。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藏风得水—聚气山形水势形成相对封闭式的环境单元。

“柳州八景”是自然山水与城市人文在古城地域空间的结合,是山水营城文化的演化与延伸。“柳州八景”源于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成型于清乾隆《马平县志》:一曰南潭鱼跃;二曰天马腾空;三曰笔峰耸翠;四曰鹅山飞瀑;五曰罗池月夜;六曰东台返照;七曰驾鹤晴岚;八曰龙壁迴澜。

(三)柳州是中国工业文明发展演化的重要见证地

从手工业萌芽到近代工业崛起,再到现代工业发展壮大与转型,柳州的工业发展脉络是我国工业发展演化的样本和缩影。

1.洋务运动催生柳州近代工业

1860-1890年代,柳州受洋务运动的些影响,出现了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工业实体。

2.新桂系办实业,奠定柳州成为广西工业中心的基础,强化交通枢纽地位,发展机械工业(军事需要),进行交通建设。

3.广西现代工业发展的排头兵

一五时期(1953-1957):基于原有基础的工业发展复苏,各类工业综合发展

4.铁路交通枢纽地位加强

1953成立柳州铁路局,柳州成为全国八大铁路局所在地唯一非省会城市。管辖范围涉及: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省。

5.二五时期(1958-1962):建立以冶金、机械、化工为主体综合发展的完整工业体系。

6.三线建设重镇(1964-1980)国防工业建设热点

军工产业:广西峻岭机器厂、柳州第二化工厂、西江造船厂、长虹机械厂相继投产并兴建枝柳铁路。

7.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主导,“柳州制造”声名鹊起:柳州“八大金刚”形成:电风扇厂、牙膏厂、开关厂、合金材料厂、机床厂、仪表厂、糖果二厂(金嗓子喉宝)、冷柜厂。

8.21世纪,柳州产业升级,创新突破,再创辉煌,引领广西工业的发展,完成从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再到柳州智造的跨越;“二次创业”实施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第三个年产汽车过百万辆的城市。

柳州的工业发展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和理念,具有极强适应性、生命力,延续性。是我国各时期工业发展的完整样本。

(四)柳州是柳宗元文化的核心承载地区,柳州与柳子相互成就,共同铸就“地以人传人以地”的人文经典

1、柳州是柳宗元政治理念的实践地

柳宗元最早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反对统治者横征暴敛,主张人民是主人,官吏是人民的长工。公仆意识、实践官为民役理念,成为偏远地区治理的典范。

2、柳州是柳宗元文学创作的源泉地

柳宗元在柳州四年,写了百余篇诗文,占《柳宗元集》近五分之一。柳州提供了丰厚的文学灵感,滋养,融入其创作中。他在柳州时期的诗文创作,在艺术品位上,取得显著的成就,堪称文学经典之作。

柳宗元对柳州文化启蒙和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人居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他全面推动了唐代柳州文化启蒙和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人居建设。柳宗元是中原文化最重要的使者,极大促进中原文明与广西地方文明的交流。

(五)柳州是我国多民族共融共生、民族文化活态保护与传承的典范。

柳州有民族33个,以壮、瑶、回、仫佬族、侗、苗为主,少数民族人口总计206万人。少数民族的分布空间叠加特征明显,语言种类丰富。柳州北部的三江县和融水县,集中分布,复杂多山的地貌和相对不便利的交通区位形成封闭的地理空间格局,是少数民族多样存在、分布广泛、融和共生的文化土壤。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能歌善唱,壮歌为壮族文化的代表。以歌会多、规模隆重、种类多而著称。柳州壮族人口36%。刘三姐,壮歌著名代表人物,生在罗城,歌在宜州,仙在柳州,柳州是刘三姐文化的代表性传承地之一。刘三姐足迹遍布柳州,在鱼峰山传歌升仙,美妙山歌至今传唱不绝;每年三月三为她的纪念日。

(六)中外联合抗击日本法西斯的重要战略阵地,西南抗战大后方重要节点城市

柳州抗战遗产类型多、级别高,保存较好:军事设施遗址、重要军事会址、国际抗日力量活动遗址、“战时农都”遗址、各界抗战遗址等,全市抗战相关文物保护单位共8处,其中国保3处。柳州旧机场:华南国际交通线的重要节点,被称为西南航运中心,广西6个飞虎队基地之一,配合参与长沙会战、衡阳抗击战等抗日战役,对日军占领地实施空中打击任务;苏联“航空志愿队”在此协助抗日,为昆仑关空战反击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柳州还是中外联合抗日的战略阵地,是大韩民国历史政府在我国几经辗转的重要据点之一,组织一系列抗日活动;

是胡志明开展抗日活动的重要据点,曾四次到达柳州,是他革命生涯的重要一站。

柳州是抗战重要事件见证地,配合参与“桂南会战”,是会战检讨会召开地。此外,柳州是西南抗战大后方重要城市,抗战时期农科中心——“战时农都”就设立在沙塘镇。

三、重要文物和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州市各类文保单位共166处,其中国保11处,区保29处,市县保126处;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1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