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

一、城市概况

南通位于江苏省东部,长江入海口的北岸。南临长江,东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史称江海门户;南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西与泰州毗连;北与盐城接壤。南通现辖崇川、港闸、通州3区,如东、海安2县及启东、海门、如皋3个县级市,市域人口730万,2017年GDP 7734.64亿。1984年4月南通被国务院列为我国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南通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海洋资源,独特的港口优势,扎实的工业基础和发达的文化教育,被誉为“纺织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体育之乡”、“长寿之乡”。目前,我市正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总体规划要求,努力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通历史悠久,江海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现拥有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通市),一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如皋市),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海门市余东镇、如东县栟茶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如皋白蒲镇)和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通州区余西村)。

二、历史沿革

南通古称“胡逗洲”(今濠河雏形)公元958年建城,始称通州,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初年改称南通县。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在唐闸创办大生纱厂及资生冶厂等五大附属企业,唐闸成为中国近代轻纺工业的发源地。1904年因张謇解决大生纱厂的产品贸易和南通对外交通问题而兴建天生港。1905年张謇在城南一带创办教育、文化、社会事业,并开展近代城市建设,兴商贸,建公园,一时成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16年张謇在经营南通城市的同时,对狼山老镇及景区进行了建设改造,兴建了西山村庐、东奥山庄等休闲设施,成为南通近代著名的花园小镇,形成了独特的“一城三镇”历史格局,被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2007年获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称号,2009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三、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

1、古代“典型”之城——南通的形制是中国古代府州县城市的典型。南通在后周始建城池,其形制城秉承了《周礼·考工记》的营城思想。南通城方形的城池内谯楼(钟楼)居中,主要大街为十字形。东西城门相对,南门与州治相对,城门内的东、西大街和南大街为城内主要的街道。城市南北轴线明显,明代南通在城市南侧加筑新城,城市轴线依然得到延续和加强。

2、近代“模范”之城——南通在近代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堪称“中国近代民族第一城”。南通是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全面规划并实施建设的具有近代意蕴的城市,且城市建设涵盖了生产、生活、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等诸方面内容,是一座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的城市。南通城“一城三镇”的格局和城乡相间的城市规划理念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史中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南通目前还保留了大量的近代产业建筑遗产和近代城市建筑遗产。这些建筑遗产包括工业建筑、校园建筑、文化建筑、商业金融建筑、居住建筑、城市公园、宗教建筑等等,是“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物质体现,充分反映了近代南通城市建设的高度成就。

3、江海门户之城——南通在中国的航运交通和对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南通适当江海交汇之处,因滨江临海,河江海贯通,水运一向兴隆。近代时期张謇先生为了便于工业器材和货物的运输在长江边兴建天生港,成为南通近代水路的交通枢纽,是南通“一城三镇”历史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后,政府大力建设南通港。目前,南通港不仅承担着南通市及苏北东部地区客货进出口的接转任务,同时还为上海等沿海港口分流,为长江流域广大地区和沿海省市部分货物中转提供了方便。对外开放以来,南通港已直接43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个港口通航,进入沿海亿吨大港行列。

4、灵山秀水之城——南通“山水相依”、“城河相拥”的格局形成独特山水城市景观。南通山明水秀,景色宜人。南郊五山(狼山、军山、剑山、马鞍山、黄泥山)是江苏六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其中狼山列我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位于市中心的千年濠河,蜿蜒曲折,长约15公里,环抱南通全城,形成“水拥城、城抱水”的独特格局。南通的宝塔以其建筑的独特流传于世,“南通三座塔,角分四六八,两塔平地起,一塔云中插”。3塔中,五福寺的文峰塔、天宁寺的光孝塔坐落在南、北濠河畔,广教寺的支云塔位于狼山之巅,3座塔成为南通历史的象征。

5、人文淳厚之城——南通的文人气质、士绅情节、抗侮士气构成城市独特的历史人文内涵。南通历代人才辈出,历史上曾经出过三个状元和诸多名士。“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有“针神”之誉的刺绣大师沈寿、人民艺术家赵丹、书画大师王个簃等都是南通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清末状元、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实业与文化事业,更为南通创下诸多全国之最。南通的刻纸、彩灯和风筝均享有声誉。解放后,南通的传统文化艺术得到发展。南通人民勤劳善良,但对外侮、强权向有反抗传统,如抗倭、抗清、讨袁以及各种抗日救亡运动,都是南通重要的历史篇章。

四、各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南通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拥有各级文保单位77处,其中博物苑、啬园、天宁寺、广教寺、大生纱厂、通崇海商会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太平兴国教寺大殿、钟楼谯楼、濠阳小筑、文峰塔等省级文保单位12处,大达轮船公司、红楼等市级文保单位35处,县区级文保单位24处。

现存胡长龄故居、广生油脂厂仓库、东工房、西工房等历史建筑40余处。

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现有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南通板鹞风筝制作技艺、南通色织土布技艺、南通仿真绣、梅庵派古琴艺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项;吕四渔民号子、红木雕刻、柞榛家具制作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白蒲黄酒酿造技艺、南通彩灯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6项。

五、历史文化街区

南通是一座以近代历史遗存为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寺街、西南营、唐闸、濠南4个历史文化街区。

寺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南通最悠久的历史街区,因天宁寺而得名(公元863年),被誉为南通城历史文化的根。现存天宁寺,李方膺、胡长龄、范当世故居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范围:东至南通中学西围墙,西至环城西路,南至柳家巷及大巷,北至胡家园北规划巷,总面积11.61公顷。街区格局完整,南北街巷肌理清晰,名人故居众多,规划形成以名寺、名人等为特色及文化展示与体验的历史文化街区。

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因明洪武(约1383年)守御千户所十营的旧址而得名,之后成为“士绅官宅”集中、建筑院落完整的历史街区。现存赵丹、金沧江、包壮行故居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范围:东至庙巷、西至西南营(西巷)、南至西南营(南巷),北至惠民坊,总面积6.67公顷。街区格局完整,东西街巷肌理清晰,人文荟萃,规划形成以名人、民俗等为特色及文化展示与体验的历史文化街区。

濠南历史文化街区是南通近代文化、博览、商务、园林最集中的历史街区,建筑中西合壁,富有创造性。现存南通博物苑、太平兴国禅寺、濠阳小筑、女工传习所、上海银行南通分行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范围:东至东濠河,南至东寺路、西寺路、西至跃龙路,北至环城南路,总面积31.4公顷。街区与濠河景区相融合,相得益彰,规划形成以近代风貌及文化博览、旅游、休闲为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唐闸历史文化街区,1895年清末状元张謇倡导“实业救国”并付诸社会实践,选址唐家闸筹办大生纱厂。后陆续形成“一河两岸”为空间特色的近代工业城镇格局。现存大生纱厂钟楼、公事厅、红楼、东工房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保护范围:东至唐闸镇实验小学、南通市第二中学,西至西工房、老工房、大生纱厂仓库,北至东工房、高岸街北,南至唐闸仓储公司、兴隆街,总面积25.75公顷。街区以通扬运河为依托,街巷肌理清晰,具有独特、完整的工业、仓储、交通、水利、文化教育、居住等功能体系,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