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是吉林省省会,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城市,素有“汽车城”、“电影城”、“科教文化城”、“森林城”、“雕塑城”和“北国春城”等美誉。幅员面积 20593平方公里,辖 7区、3个县(市),主要居住着汉、满、回、朝、蒙等多个民族,户籍总人口 753.84万人(2015年末)。
长春市历史悠久,历史遗存丰富,城市空间格局独特,工业遗产特色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长春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以近现代城市风貌为特色的重要代表城市。
一是历史悠久。早在上古时代,长春地区已有人类活动。先后发现的“榆树人”遗址,距今约4万年,“左家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其后一直是多民族活动聚居地,成为了夫余、渤海等少数民族政权和辽金时期的黄龙府等重要城址所在地,到清中期,这片黑土地大多成为了郭尔罗斯前旗蒙古王公的领地。嘉庆五年(1800年),清政府为管理来自关内的垦荒流民,在郭尔罗斯前旗境内,借地设治长春厅,这是长春城市正式诞生的标志。
二是历史遗存丰富。长春市域现有公布的各级文物37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37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65处。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已公布的第一批历史建筑99处237栋、第二批历史建筑65处。划定了10处代表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街区和2处历史风貌区,其中6处被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长春多处博物馆也保存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在伪满皇宫旧址基础上建设的伪满皇宫博物院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现藏有文物62135件(套)。
三是城市空间格局独特。宽城子老城、中东铁路、满铁附属地、商埠地、新京五个片区,形成了长春市的历史城区,见证了近现代长春受到国内外复杂政治格局以及重大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长春是中国具有“巴洛克艺术空间”城市特色的典型城市代表,广场统领+轴线放射+方格路网的近现代城市空间艺术特征,气势恢弘,在我国独树一帜,形成了“舒朗、通透”的城市风貌。长春是近现代城市规划科学理念在我国全面实践的重要完整实证,在国内城市中极具近现代特色。
四是工业遗产特色鲜明。长春是新中国在东北地区自主建设的首批工业城市的典型代表。先后建设了汽车、轨道客车、铁路机车、拖拉机等门类齐全、配套完整的大型机械工业体系,及电影、光学研究等特色工业设施与科研院所,成为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长春是著名的汽车城,第一汽车制造厂见证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厂区内高大坚固的厂房、独具特色的配套生活区都完整留存下来,规模之大、建筑留存之好,国内罕见。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个电影生产基地,是我国电影工业摇篮,是向新中国几代人传播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与爱国主义主旋律的精神家园,如今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活态文化教育功能。长春是功能环境延续性良好的工业遗产聚集地,完整的工业空间形态,充分保留了长春工业建设早期的城市记忆,使生产区空间具备了良好的空间转化利用潜力。
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长春市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其中东北大鼓、黄龙戏等3项被列入国家级名录,杨麻子大饼制作技艺、鼎丰真糕点制作技艺等24项被列入省级名录,还有市级名录26项。现已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2位。其中国家级1位、省级21位。
长春还是近代东北亚政治军事冲突与被侵略历程的集中见证地,具有不可替代的警示性教育意义。长春是影响近代东北亚政治格局演变的众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日俄战争以后,成为中东铁路、南满铁路双方势力的划分点,是中日俄角力的集中见证地,其城市格局与历史遗存极具代表性,集中见证了东北地区饱受侵略的历史过程。
长春也是东北地区不同文化交融的区域重镇,也是柳条边外“闯关东”的第一站。长春位于渔猎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的交融区域,地处多种地域交界点,具有优越的交通转运条件,汇聚了满、汉、蒙三大族群文化,留下了多种文明融合的印记。